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中國當代藝術為何走紅國際拍賣市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28 10:09:04 |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參觀者在欣賞中國畫家曾梵志的作品《最後的晚餐》

11月27日—12月1日,“蘇富比北京藝術周”在北京國貿大酒店舉行,
其中的“現當代中國藝術”展吸引了眾多的關注

11月23日,在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內地畫家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三聯畫成交價逾1億港元。而就在前一個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近1.81億港元成交。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作品近期連續兩次破億,再次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中國當代藝術上。為何中國當代藝術會走紅國際拍賣市場?美術界、評論界、收藏界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對於中國當代美術創作會産生什麼影響?……

在藝術品收藏界看來,這樣的天價並不意外,因為早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曾梵志1996年所作《面具系列:1996 NO.6》就以7536萬港元刷新了當時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實際上,不僅僅是曾梵志,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劉煒等內地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國際拍賣市場的熱門。張曉剛《生生息息之愛》(三聯作)在2011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以7906萬港元成交。2012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劉煒1992年作品《革命家庭系列:晚宴》拍出1746萬港元。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認為,雖然這些作品是在香港、紐約、倫敦等地拍出去的,但國際拍賣市場盯著的目標地還是中國內地。甘學軍説,目前中國富裕階層日益重視藝術品收藏,以往中國古代畫作和現代早期畫家如齊白石等的代表作比較受青睞,但近些年當代藝術作品的價值也引起了他們的重視。“當代藝術作品可以説經歷了一個‘墻裏開花墻外香’的過程。最早是外國藏家感興趣,現在國內藏家也看到了當代藝術作品的收藏潛力。”甘學軍認為,曾梵志的兩幅作品過億元有可能帶動國內當代藝術拍賣的價格上揚。

國際藏家進入“收割期”

據有關機構統計,隨著拍賣熱的興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中國買家的強大實力令國際拍賣界刮目相看。在今年5月的蘇富比春拍上,一位中國買家以213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畢加索的《閱讀的女人》。7月,一位中國內地買家又以500萬美元在佳士得購入一幅米開朗基羅的炭筆畫。11月4日,大連萬達集團以2820萬美元的價格拍得畢加索的《兩個小孩》。中國因素已經成為國際拍賣界不可忽視的力量。佳士得、蘇富比等世界拍賣業巨頭為吸引中國競拍者,都在招聘更多可以講中文的員工。

萬達集團藝術品收藏負責人郭慶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萬達已經收藏了近現代畫家吳冠中、趙無極、李可染、潘天壽、石魯、吳大羽等1000多幅作品。截至目前,萬達已收藏百位近現代畫家的千幅館藏級作品,市值超100億元,其中吳冠中作品就有70多件。類似于萬達集團這樣熱衷於藝術品收藏的中國企業正越來越多。

甘學軍認為,正是國內藝術品拍賣的火熱行情和中國買家的強大購買力令西方藏家借機拋售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他解釋説,之所以中國當代畫家的作品大量存于海外收藏家手中,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藝術品收藏市場,中國人的經濟實力和認知水準也有不足,許多外國人或出於獵奇、或出於愛好等原因收購了大批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現在市場行情這麼好,他們當年低價收購的這批作品如今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回報。”甘學軍説。

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剛剛興起之時,當代藝術的價格非常低,王廣義就曾以每幅4000美元的價格把自己的作品賣掉了。因此,儘管今天這些畫作的價格變成了天價,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和藝術家本人沒有多少直接關係。

市場標準不同於藝術標準

儘管在國際拍賣市場頻頻上演“天價”神話,但是在國內,中國當代藝術尚存爭議。甚至有人説,中國當代藝術頻頻爆出“天價”是西方投資者操縱、發動的一場“陰謀”。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後,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在拍賣會上頻頻流拍,有媒體指出:中國當代藝術家正面臨市場和評論界的雙重質疑。

的確,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中國當代藝術就具有反體制、反權威的特徵,許多作品以社會弊端為主要表現對象,誇張、諷刺、顛覆、批判成為這些作品的關鍵詞。這種不同於主流的價值觀、藝術觀與標新立異甚至驚世駭俗的表現手法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但正因如此,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之間始終存在著一種緊張的對立。後者認為前者學了西方的皮毛、追逐西方的藝術時尚、迎合西方的趣味;前者認為後者保守僵化。當國際市場給出了驚人的天價後,中國美術界對當代藝術的評價會發生怎樣的改變或者依然不變?

對此,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認為,當代藝術在拍賣市場之所以屢創紀錄,和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這種現象本身具有當代性,但屢創紀錄的那些作品本身並不都具有當代性,也就是説並不都具有在學術上的推進作用。“因此,市場的起伏和作品本身在學術上的意義並沒有特別直接的聯繫。”

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諸迪説,當代藝術和傳統藝術二元分立的狀況近些年好多了,這體現了社會的發展進步。一方面,大家不再把當代藝術視為洪水猛獸,另一方面當代藝術隨著發展自身也在凈化,不像以前那麼盲目。以前主要學習西方樣式,不太了解西方當代藝術語言體系、觀念的社會根源,成為了別人文化的代言,現在也開始思考自身的文化根源、文化身份、文化立場如何體現。

“但不能認為拍出了天價,作品就一定是好的,市場的標準和藝術的標準是不同的。”諸迪説:“市場作為最大的推手,從嚴格意義上來説,它是不管藝術內容的,因為市場是逐利的。因此,這就更加要求把非市場的那一塊——學術的價值、學術的標準建立、健全起來,促進當代藝術的自我約束,從而在學術與市場之間達到平衡。”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唐克揚認為,古典藝術的“價值認定”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當代藝術將這個週期大大縮短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清晰地區分現實利益和藝術價值的關係。尤為甚者,世界對於今日中國的交流遠談不上足夠深度,中西文化間的壁壘還沒有真正打開。對於商品價值的關注是否就是文明間富於啟發性的交流,還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檢驗。

一些美術界人士擔心,國際拍賣市場給出的天價可能會對國內藝術家特別是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産生影響。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説:“尤其對於高校中的那些天真的孩子來説,有時候他們真的只看到了那些前衛藝術家既能夠成名、又能夠掙錢,真是了不起,他們多麼希望去重蹈這個夢,但是他們沒有做好足夠的思想準備。其實,這些藝術家早期是很艱苦的,走到今天他們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所以這些藝術家如果有責任感的話,他們一定會站出來道出這個歷史的真相,同時也會把自己心中真正想説的話説出來。他們一定要告訴社會錢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的藝術,重要的還是被包裹起來的那些大家覺得很驚奇但後面有思想內涵的東西,他們有責任向社會説明這個東西,做他們自己的藝術的真正宣傳者。”

甘學軍也認為類似的畫風會流行、會被模倣。他説:“藝術品進入市場,就要受供需關係影響。如果這類題材和畫風受國際拍賣市場追捧,那國內肯定有人會去模倣,藝術家自己也會copy自己。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必過於擔憂。要相信歷史和時間一定會為我們去粗存精,最終能夠留下來的一定是當代藝術的精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