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7日,2013(第十七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作為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壓軸展會於世貿商城登場。來自美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南韓等15個國家的143家畫廊,將帶來數千件藝術品。其中,由南韓藝術家樸善基創作的群雕《遠大前程》被推選為主題雕塑;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和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席勒的作品將首次亮相;“藝術歐羅巴主題展”將展示有百餘年曆史的歐洲巴比松畫派代表作……
17年來,這個藝術交流的平臺在産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創造出令人關注的社會效益。然而,藝術市場業內人士提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培育人們的藝術品消費習慣、構建成熟的藝術市場,仍有漫漫長路。
投資熱情勝於個人喜好
“藝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佳作的博物館,更應為市場買賣雙方搭建交易平臺,並通過商品經濟與藝術審美的有機結合,提升大眾的文化藝術修養。”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藝術評論家武洪濱説。可惜,從上海藝博會17年間折射的風向來看,我國的藝術市場儘管在不斷成長,但相比發展了百餘年的西方,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尤其是,人們的藝術品消費習慣尚未形成。
一位參展上海藝博會的畫廊老闆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我們這買畫的人投資的居多,他們最關心的問題總是"這幅畫明年會不會漲"、"哪位畫家升值潛力大",而個人喜好似乎不怎麼重要。”這讓他有些哭笑不得。更熱鬧的藝術品投資出現在拍賣場上,一幫“不差錢”的富人競相豪舉,動輒將拍品的價格推到成百上千萬元甚至是過億元。這像是一場場金錢遊戲,與藝術關係已經不大了。
上海藝博會組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顧之驊説,藝術品消費不同於藝術品投資,不在於買了多貴的藝術品,而在於對某件藝術品付出的感情。
穩固購藏群體更為重要
據顧之驊介紹,在西方,藝術品最基本、最常見的消費,往往是由於家居裝潢或裝飾時的“補墻”行為而發生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聯,而不是所謂的單純的投資行為。所謂“補墻”,指的是人們為自家客廳面對電視正上方的主墻面或是商務樓辦公室墻壁的空白處購置藝術畫幅,用以裝飾墻面,營造藝術氛圍。到任何一個歐美中産階級家庭做客,都會發現他們居室的墻面上不是空的,而是挂有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
這一習慣其實也是培養一位收藏家的重要第一步。美國克拉克藝術館創始人羅伯特·斯特林·克拉克起初購買藝術品的衝動就來源於“補墻”—他在巴黎的新居實在太大,客廳足足可以挂12幅畫。
也有人認為,家中所挂的藝術品能夠直接影響到家中第二代的審美觀點和文化素養。穩固購藏群體比純粹將藝術品賣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