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博物館現狀:衍生功能薄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5 16:15:1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近幾年,無論民辦還是公立,博物館像雨後春筍拔地而起,不僅為城市帶來了新地標,更為普通人帶來了更多與珍貴文化遺産親密接觸的機會。然而,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中國博物館的社會文化與經濟價值並沒有被很好地挖掘。前不久,兩家歐洲知名諮詢公司聯合發佈的報告《中國博物館的價值重塑》圍繞當前中國博物館發展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引起了業內不少人士的思考。

衍生功能薄弱,內容相對空洞

當前,我國博物館事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不過,其發展也面臨極大的挑戰。老的博物館儘管資源比較豐富,但是衍生功能薄弱;而一些新建的博物館,盲目追求外觀宏偉,卻忽視內涵——不僅展品不吸引人,而且公共領域的服務、教育培訓、專業諮詢以及學術研究等功能都較為薄弱。長此下去,博物館會逐漸遠離服務對象。

報告指出,在全國範圍內,新建博物館總佔地超過5萬平方米,許多博物館投資超過10億元,但參觀率普遍較低。近期一份對上海居民的調查發現,只有10.9%的受訪者表示平時休息會去參觀博物館或畫廊。在36個選項中,這一項活動排第22位。對此,羅蘭貝格管理諮詢公司合夥人、報告作者葉珺不無感慨地説:“這並不是説公眾對博物館和物質文化不感興趣,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博物館自身推介能力的薄弱。在上海這樣一座立志成為國際化商業、文化大都市的城市,博物館在公眾的休閒文化生活中的存在感尚且不高,可想而知,博物館在中國其他地區的地位更不樂觀。”

在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博物館已經是公眾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美國,88%的博物館為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生提供教育項目。過去5年,70%的美國博物館針對教師和學生新推出了增加的服務。美國的頂尖博物館和圖書館,其中以史密森尼學會為代表,都積極地參與編輯和出版學術作品,並組織各種相關活動和演講。許多國家的博物館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繫,並積極配合學校的課外活動,教室和多媒體室隨時可用。在法國,每週一次的博物館參觀通常是中小學課程的必修項目。這些都讓博物館成為居民生活和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中國在這方面比較薄弱。

在藏品方面與國際上存在差距,是我國博物館發展面臨的另一個挑戰。目前,我國博物館的展覽內容相對空洞,展品對參觀者的吸引力也有限。葉珺説:“從展覽內容來看,目前,中國的博物館館藏展品都稱不上全面。”現在歷史類博物館和綜合型博物館的館藏共1571萬件,平均每個省級以上的博物館擁有10萬件展品。我們再看看國外的情況,大英博物館的展品超過800萬件,幾乎等於中國總量的一半;巴黎盧浮宮擁有400萬件展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各有300萬件展品。這些博物館不僅展品數量比中國的博物館多,而且地理和歷史範圍跨度也更廣。“更棘手的問題是中國目前缺乏有效的藏品徵集渠道,對於博物館擴充現有館藏非常不利。私人捐贈的藏品也非常少,博物館與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媒體之間缺乏溝通,這些都影響了博物館擴充館藏,改善展品結構,提升吸引力。”葉珺説。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