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首先是藝術家不再迷茫和痛苦了,由於資本的介入和商業運作的日趨完善,今天中國的藝術家們有了更多的經濟環境支援,更多的創作自由。但是,身陷商業藝術越來越發達的生態環境,藝術家需要更獨特的藝術個性,當代最成功的藝術家也驗證了這一點。
回頭看中國90年代的藝術生態,看似理想的藝術純粹價值的追求在剛剛興起的商業大潮中顯得寒酸和營養不良;雖然商業文化,消費文化當時已然悄悄萌芽,但對文化藝術的商業支援與運作還遠遠沒有開始;迫於生活,一部分下海經商了,一部分到國外找出路,不乏轉行做裝潢設計的,和在紐約中央公園替遊人畫像的。剩下的“頑固分子”懷揣理想,背著行囊,食不果腹地從一個地方被“驅逐”到另一個地方。
今天的藝術家不但一幅畫動輒上千萬,更時時作為社會名流和藝術明星,成為頂級奢侈品爭相合作的大腕。儘管輿論對這種合作方式的評價褒貶不一,但無可否認,對奢侈品品牌來説,藝術家為他們注入了新鮮的文化藝術血液和活力,而對於藝術家來説,這種特殊的合作方式也為他們實現了深度的多向互動,通過“公共化”而實現了其作品和個人價值的擴大和增長。這不能不説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當然,不久之後,大家終於明白了不能脫離現實地閉門造車搞藝術,要握住時代的脈搏,1992年,藝術批評家呂澎就提出“藝術走向市場”的口號。發展至今天,二十年間中國藝術已經脫去文化理想的外衣,和商業資本緊密相擁,當然,這不是一件壞事,在總體缺乏評判標準的時代,商業化給了藝術家和藝術一個可量化的,相對公平的評判標準。但當市場價值成為衡量藝術品的最顯性指標,不但催生了藝術的急功近利,更促進了藝術市場的泡沫化,泡沫消失後,如果作品本身缺乏巨大的藝術價值,留下來的就只能是一地雞毛。
從藝術生態進化角度看,現在藝術家面臨著更嚴峻的困境,只有創造出顯性的藝術個性才能在藝術上有一立足之地。自照相機發明以後,寫實繪畫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肖像,開始在形式上變革,印象派、野獸派、現代派、未來主義、達達主義,波普照……藝術家在形式創新上越走越遠。
從視覺接受的角度看,我們處在一個視覺氾濫的時代,廣告是一個利用各種手段吸引眼球的行業,包括對藝術的充分吸收和利用,鋪天蓋地、美輪美奐的廣告導致消費者對圖像産生審美麻木。身陷商業藝術越來越發達的生態環境,藝術家需要更獨特的藝術個性,當代最成功的藝術家也驗證了這一點。
張曉剛在書中談自己大家庭的創作背景時也説:“從現代主義看西方藝術的發展,從最早的一個木版畫,一直看到當代藝術,大量地接受資訊。看了之後整個感覺是絕望,虛無,所有東西都被試驗過了,原來你迷戀的東西在這個汪洋大海裏太微不足道,而且你迷戀的東西別人已做得太好,怎麼辦?你自己在哪?”
這是一本看熱鬧的書,《中國藝術面孔》採訪的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他們以自己深刻而獨特的藝術創作,不但獲得了藝術的成功,更獲得了商業的成功,在拉家常般的輕鬆訪談中,我們不但看到了一個藝術家的成長道路,更看到了中國五十年時代變遷的滄桑巨變。
但這更是一本看門道的書,隨著藝術商業環境競爭進一步激化,現在很多年輕藝術家都急於求成,有強烈的商業成功的慾望,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迅速獲得金錢和地位,目的直指商業市場價值,這種願望和理想是無可非議的,但品牌,尤其是藝術品牌的創建必須從自發到自覺,這就需要借鑒前輩成功的經驗,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的藝術品牌,此書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從中你會發現成為一個藝術大家的所有門道。來源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