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一級與二級?
我們之所以反覆強調“中國藝術市場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其中一個重要原由就是因為內地市場僅用了20年時間就走完了歐美市場百餘年的發展軌跡,而快速發展不可避免的問題遺存讓當下藝術市場內亂象叢生,而其中最大亂象之一就是:當下很多市場參與者甚至研究者,都沒有明確“一級、二級市場”的基本概念和了解兩者間的健康關係。
“一級、二級市場”原出自股票資本市場中的專用名詞,在藝術市場內,一級市場一般是指畫廊、藝術博覽會、藝術經紀人圈子(國內市場有將由藝術家自售和經紀人直銷構成的行銷網路稱為“一線市場”的習慣),一級市場參與者從藝術家與傳世藝術品持有者處通過買斷、代理、合作等模式直接取得藝術品,再經運營包裝後,最終推介給藏家進行銷售;二級市場是指拍賣公司通過向畫廊等一級市場參與者、藏家徵集的形式組織並篩選一批藝術品舉辦拍賣會,進行第二次銷售;而近年來隨著藝術品金融化“呼聲”加劇,將藝術品符號化、虛擬化、證券化以便資本運作的“三級市場”正在慢慢形成。
在歐美地區,相對成熟的“一、二級市場”配置模式是所謂的“1:30-50”,也就是指1家二級市場的拍賣行要對應30到50家左右的畫廊或者古玩店,兩者規模之比可見一斑。作為藝術生産者的藝術家,其在世期間幾乎不可以自售作品(否則要賦超重稅),而是要通過畫廊銷售,更不可能直接進入拍賣行,這就是為什麼在歐美地區“大眾印象”一位當代藝術家作品的優劣,人們習慣觀察的是其隸屬於哪家知名畫廊。
關於兩者之間的市場區劃,長久以來一個詼諧説法是“一級市場賣‘站著的人的東西’,二級市場賣‘躺著的人的東西’”,也就是説一級市場畫廊主要以經營在世藝術家作品為對象,而過世藝術家作品抑或傳世藝術品主要會再拍賣會上出現。在世藝術家作為一級市場的直接生産者,其生産(藝術創作)是延續、發展、變化的,而作品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認知程度則是靠畫廊的參與和運作,包括展覽、沙龍、公共場合、博覽會,再加上媒體宣傳和研究者的藝術評論,畫廊作為直銷平臺是在世藝術家作品和社會活動的集聚地與出發點,大眾通過畫廊了解藝術家,直接在畫廊就可以購得價位合適的在世藝術家作品,就沒必要去拍賣場上與人競價了,畫廊也可以將價位控制在一個穩定上升的局面上。反之,如若藝術家不斷變化與發展的作品常登原本沒有生産者的二級“代銷”市場,無論價位高低都會侵噬畫廊或者畫廊藏家的利益,所以只有過世藝術家作品、傳世藝術品,或者是在世的藝術家的某一類風格已經停産的藝術品可以進入二級市場,否則就是搶奪了作為其基礎的一級市場的生存空間,而沒有了一級市場的鋪墊,二級市場也會因為喪失新鮮血液而萎縮,所以此舉多少有些殺雞取卵的意味。
當前國際市場現實狀況是,兩大巨頭(蘇富比與佳士得)為了實際利益也不能免俗地上拍在世藝術家的作品,但是相對國內多如牛毛的拍賣公司和比牛毛還多的各色當代專場,兩大巨頭“殺雞”的動靜倒是小得多。
如何是怪如何不怪?
特殊歷史原因讓大陸地區原本傳統悠久的藝術品行業斷檔嚴重,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嘉德從香港地區將藝術品拍賣“照搬”到了北京,內地市場才算真正意義上開始了所謂的“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時期”,於是徐邦達先生在嘉德首拍上敲下的“中華第一槌”被普遍認為是內地藝術市場開端的標誌。
而始於拍賣的直接結果就是20餘年來中國藝術市場以二級拍賣市場馬首是瞻,其佔盡整體市場的80%份額。而一級市場在內地一反“國際常態”地無論在規模、參與者、知名度、發展成熟度等方面都處於落後局面,這就不是一個
“見怪不怪”的問題,而是從誕生伊始就沒有“怪”的概念的問題。所以在解答現今內地市場這種配置“是中國藝術市場特色還是始於開始的畸形”的問題之前,可以先總結下我們在採訪諸多國外和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市場參與者和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的關於內地一、二級市場配置“正常”現象:
一級市場內藝術品價格可以在短期內劇烈波動?
藝術品收藏的最大魅力之一就在於其藝術的本質屬性與商品性屬性之間“貌似離合”中“離”部分,而這個部分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藝術品的價值在理論上應該是只漲不跌”。在一個正常的市場環境內,一位藝術家的市場行情上揚是社會整體經濟形式、行業整體態勢、代理畫廊包裝方式、經紀人運作模式、收藏家數量和作品認知程度等多方面合力的結果,一方面缺失都不可能完成提升,反之一旦提升就應該是一個穩定的水準,其只有上漲幅度快慢之説,鮮有向下波動之談。而在內陸市場內的藝術品價格可以和金融證券一般在短期內劇烈波動,為此買單的是收藏家經濟損失和藝術家名譽損失,這讓人對這個市場內藝術品的根本屬性是藝術性還是商品性産生了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