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也表示,統計數據的來源及準確與否雖未明確,但它似乎也揭示了一個趨勢:“在很多時候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是不同步的,但從當下來看,文化與經濟發展的步調越來越走向一致。”
據統計,中國2011年以47.9億美元(約合302億元人民幣)的藝術品市場成交總額佔據了41.43%全球市場份額,再次領先於美國(27.2億美元)、英國(22.4億美元)拔得頭籌,成為亞洲市場乃至世界市場的領頭羊。對此,西沐表示,“以後的世界,無論是文化藝術中心,還是藝術品市場中心,不可能是單極化的,而只可能是多極化的。但無論是多少極,中國無疑會是極為重要的一極,北京成為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心的努力,已在變成現實,關鍵是我們要學會整合資源,把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故事演繹好、講好很重要。只是我們目前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大力從環境培育、理念提升及人才培養與法規政策優化等予以強化。”
的確,中國在為藝術市場貢獻“GDP”的同時,如何實質性地為世界藝術市場貢獻更多價值,是值得業內人士深思的問題。
對此西沐認為,數據固然重要,但文化藝術作為軟實力,更根本的卻是在數據支撐下的共識。他説,“共識是價值觀形成的基礎。中國如果想為世界藝術市場貢獻更多價值,就需要在共識的形成上有所作為,而不是自言自語。即就是在充分認知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通過文化藝術交流,形成審美共識,在世界産業與文化藝術經濟的大架構中,構建與世界接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方略。這還需要依靠政策法規來優化環境,依靠開闊的視野、廣博的胸懷及從高處著眼的認識來提升理念,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文化藝術及人才交流來鍛鍊培養隊伍。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選準如何把市場機制與國家的戰略取向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