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伊斯坦布爾的尼桑塔希拍賣會現場,拍賣師妙語連珠,每次交易都重重的喊出“Saa…saa…saa…--TIM”(等同英語中的“成交”)。短短的一個小時裏,拍賣商Ali Ulukaya以30萬美元賣光了所有的畫,大部分是在世的土耳其藝術家的作品。
在被冷落的幾十年後,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土耳其的現代藝術在日益繁榮的藝術品市場中得到了加速發展。
“帝國計劃”畫廊主Kerimcan Guleryuz認為目前的藝術家數量的增長形勢是空前的。作為土耳其影響力最大的在世畫家Mehmet Guleryuz的兒子,Kerimcan説道:“5-10年以前,我所熟知的藝術家的數量屈指可數。現在卻能在蘇富比的拍賣會上看到Taner Ceylan的作品,並且被拍到28萬多英鎊的價格。”
藝術家Kezban Arca Batibeki也提到,就在10年前,她甚至很難向土耳其人闡述自己的藝術。她説道:“每個人都在問‘這是畫嗎,是插圖還是什麼?’我一直在不停的解釋我正在做的事情。”現在,Batibeki的波普藝術已經賣到了幾十萬美元,大部分是土耳其的買家。她笑著説“土耳其人喜歡跟風,當逐漸形成清晰的趨勢時,他們就會開始買進當代藝術品了。”
2009年,倫敦蘇富比第一次舉行了土耳其現代藝術拍賣專場,交易額為200萬美元。次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
富有的實業家族已經成為土耳其藝術品市場的大佬。私人贊助的Sakip Sabanci博物館于2002年創建於伊斯坦布爾。兩年後,Eczacibasi家族入主伊斯坦布爾現代藝術博物館。
位於卡達首都多哈的穆斯林博物館,館長William Greenwood把這種行情喻為“雨後春筍”。實業家們認為繁榮的土耳其藝術品市場的高速發展與土耳其的經濟形勢並行。
畫廊主Guleryuz認為“土耳其經濟增長産生的影響無疑成為藝術品交易領域內最為重要的催化劑。他們如同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除非市場穩定,經濟增長,否則藝術品交易就不會繁榮。”
但是土耳其的巨變不僅僅關乎經濟,跟文化也有著密切關係。自1987年以來,伊斯坦布爾當代藝術雙年展一直在向曾經滿懷質疑的土耳其人展示著當代藝術。
藝術評論家Susan Platt説道:“雙年展對於土耳其藝術圈的影響是深遠的,藝術家們層出不窮,風格形式也是百花齊放,同時也吸引了很多的海外藝術家。”
Batibeki説她的作品在伊斯坦布爾雙年展上被紐約的畫廊主看上並帶到美國展出。但是她也表示,對於土耳其現代藝術的賞識並不意味著價格會強勁攀升。“很少有人會因為喜愛一幅畫而買下它,大部分人購買的動機是因為它‘有名氣’。”
Guleryuz同時也注意到了這點,“我們開始不那麼關心藝術本身的目的,是因為它值15萬美元而關注呢,還是因為它描述了人類社會的現實狀態呢?”
在尼桑塔希拍賣行,Ulukaya也反映,大部分買家都在尋找值錢的拍品進行投資。拍賣行常客Salime Adali 認為這似乎是一種有利可圖的買賣,除了他自己的鋼鐵生意,他和妻子最近在伊斯坦布爾開了一家畫廊。“我們覺得這種投資很適合作為未來退休後的保障,也能留給我們的女兒一些東西。”
藝術品收藏也有規則,並對新興市場産生約束力。
在一幅描繪土耳其鄉間的風景畫以568美元一幅的價格拍賣之後,人聲鼎沸的拍賣現場後面,一個買家對旁邊的人説:“這些畫只有藝術家死了之後才有價值。”
文章編譯自CNN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