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授權:中國藝術市場新金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0 09:29:42 | 文章來源: 《投資有道》雜誌

 
達利逝世20週年作品展的作品均為授權複製作品

國際藝術授權産業發展至今不到30年,但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産業鏈和運營機制,每年藝術授權的衍生商品超過180億美元營業額,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等地更有了專門的藝術授權交易博覽會。

近年來,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飛速發展,圍繞著這一領域的諸多細分市場也正得到深入開發,在國際藝術市場中擁有重要地位的藝術授權産業正是這樣一個引人矚目的新生兒。

作為藝術授權産業先行者之一,上海智慧財産權園藝術品登記中心負責人袁媛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上海藝術授權産業尚處於探索期,如何把國外成功經驗引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予以發展,這條路至今無人真正明白應該如何行走。”

龐大的藝術授權産業市場

“藝術品版權登記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説穿了無非是方便對藝術品進行深度開發,創造更多的商業利益。也就是説,應該是緊密圍繞藝術品授權産業服務。”袁媛表示。用袁媛的話説,藝術品版權登記應該是為藝術品授權産業服務,是藝術品授權産業發展的基石。在國外,藝術版權認證也是藝術授權這一龐大産業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那麼,藝術授權産業究竟是什麼?

所謂藝術授權,是一種以藝術創作為主體的授權類型,即授權商將所代理的藝術家作品著作權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權商使用,進行商業開發,授權商所得收益將按一定比例回饋給提供著作權的藝術家。

作為一個相對新興的産業,國際藝術授權産業至今僅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史,但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産業鏈和運營機制,每年藝術授權的衍生商品超過180億美元營業額,在紐約、倫敦、法蘭克福等地更有了專門的藝術授權交易博覽會。有資料顯示,美國是全球藝術授權産業最發達的國家,其藝術授權産業的總産值是藝術品拍賣成交額的三倍以上。

近年來,讓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藝術授權産業展示,莫過於2009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達利逝世20週年作品展”,因為這次展出的藝術品均為依照達利生前簽署的授權合約而製作的限量版雕塑複製品和版畫。通過這次展覽,國人了解到了一個名字:本傑明·列維。

身兼法國斯特拉基金會會長與達利作品紀念館館長的本傑明·列維是達利作品的收藏家和研究者,也是世界上擁有“達利授權合同”最多的人。自1970年代開始,他總共從市面上購買了29個達利雕塑授權複製合約,這也給他帶來了可觀的財富收益。僅僅是縮小版的達利雕塑每種限量複製350件,每件複製品6萬至20萬美元不等,就給他帶來了上億美元的銷售額。

同樣,較早邀請二弦社對其館藏進行授權複製的台北故宮(微網志)博物館,如今每年古畫限量複製品的銷售額更是超過了門票總收入,成為博物館主要的收入來源。該館典藏的懷素《自敘帖》,經授權開發,製成價值約人民幣5萬元的奢華床罩遠銷海外。而獲得梵谷作品授權的荷蘭銀行,更是將梵谷的畫作為企業形象設計元素,從公司的外部裝飾到信箋、禮品,梵谷幾乎成為了荷蘭銀行的代言人,成功提升了荷蘭銀行的品牌形象,一度創出3個月內300%高成長率的驚人業績。

據悉,國際通行的藝術授權形式主要有三種:産品授權、數字授權和原作複製授權。其中,産品授權係指將藝術品的形象印製在各種普通産品上,使之成為具有藝術特色的藝術衍生品,從而在銷售中獲得更高的附加價值。數字授權係指通過拍攝藝術原作獲得藝術品的數字化圖片或形象數據,然後將這些圖片應用於各種電子産品之上,用於裝飾或各種電子媒體的展示使用。而原作複製授權則是指獲得對藝術品進行原尺寸倣真複製並銷售的權利。

2011:中國藝術授權市場元年?

在袁媛看來,經歷過世博會的洗禮後,人們正逐漸意識到藝術授權市場的巨大潛力所在,不少機構也開始紛紛在這一行業發力。比如,不久前,浙江民泰商業銀行與中國電信浙江公司聯手,獲得浙江博物館授權,發行了印製著名畫《富春山居圖》的“天翼民泰銀行卡”,這也是中國首張“藝術授權”銀行卡。

“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藝術授權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已呈現10倍以上的增幅,未來3個季度有望維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國際藝術授權基金秘書長郭羿承表示。郭羿承所屬的藝術授權産業公司Artkey藝奇文創集團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呈爆髮式增長,尤其是文化與生活用品融合的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開始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當年齊白石的一件原作才20萬元新台幣,但如今從一件瓷器上面收到的授權費就可以有幾百萬元新台幣。”對中國藝術授權市場的發展,行業內普遍樂觀,並早早地將2011年定義為中國“藝術授權元年”。

“今年藝術授權市場的火爆,主要來自於國家宏觀政策層面的支援以及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市場需求。一方面,文化産業成為中國的支柱性産業;另一方面,企業轉型、追求高附加值的需求提升與中國文化消費需求的大幅增長日益緊密結合,這些都促成了藝術授權市場的成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表示。

郭羿承則認為,隨著國內文化單位轉制進入尾聲,以公益為主的美術館、博物館也在探索全新的營收模式,開發藝術衍生産品就是一條重要思路。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支援博物館、藝術館開發衍生産品的財政、稅收激勵政策,博物館、藝術館藝術授權産品遍地開花的局面可能馬上就將來臨。

剛剛結束的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村上隆、草間彌生、劉野、周春芽(微網志)等藝術家的授權版畫,成為博覽會上賣得最快的作品。授權版畫由於價格不高,但藝術性不遜於原作,而且有藝術家的親筆簽名,成為當代藏家的入門之選。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