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昨天在上海開始了首個藝術品春拍預展。蘇富比為即將於4月1日開幕的春拍,準備了3600件作品,總估價高達27億港元。而去年同期,則只有10億港元。今年的投放拍品數量和估值都創造歷史之最。
在空前一致的“漲聲”中,藝術品2011年春拍是否是個介入良機?蘇富比拍賣行預測,本年度春拍將在瓷器和當代藝術領域達到一個聚焦的高潮。而從拍賣行所徵集的拍品來看,也的確如此。
不過,也有人持不樂觀態度。2月9日,佳士得倫敦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夜場拍賣成交並不景氣,此前被廣泛關注的高更高價拍品《靜物》更是以流拍收場。而國內收藏界對於國外收藏家頻繁出手中國藝術品,也感覺到了壓力。
高價瓷雜專場
最近幾年,中國書畫以高姿態和驚人的漲幅成為國內收藏界津津樂道的話題。但對於瓷器這個傳統大項,似乎總不見驚人之作,好的瓷雜精品屢不現身。不過,本次蘇富比的春拍,大有將此趨向扭轉之勢。
蘇富比本次推出的“玫茵堂珍藏——中國禦瓷選萃”專場共有80件瓷雜,總估價竟高達10.7億港元。為顯示其隆重,特更設為晚間拍賣。其中最貴一件清乾隆禦制琺瑯彩“錦雞花石”圖膽瓶,預計成交價達1.8億港元。
“瓷雜漲幅跟整體的經濟恢復速度大體同步,跟字畫相比,不一定很誇張。但從過去十年看,此次清三代的宮廷瓷器,一點也不貴。而且這些都來自歐洲私藏,很少在拍賣行露臉,屬於真正的藏家珍品。”蘇富比中國及東南亞區副董事沈恩文介紹説。
據悉,“錦雞花石”圖膽瓶曾在1997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出現過。當時估價為700萬港元,最終被人以900萬港元買走。十餘年之後再次出現,價格是原來的20倍。
“以錦雞為題材的清代禦制琺瑯彩,目前全世界只有4例,國內僅存的為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的清乾隆琺瑯彩‘錦雞花石’圖玉壺春瓶。”沈恩文説道。
除“錦雞花石”圖膽瓶外,明成化年間的清宮花碗,以逾8000萬港元價格次之。這件宮碗為青花“瓜藤紋”,底有“大明成化年間制”字款,胎薄透光,從瓷胎、拉坯、發色,以至紋飾,一絲不茍,可謂難得精品。
理性面對當代藝術
在當代藝術領域,“尤倫斯重要當代中國藝術收藏”專場拍賣會很可能在市場指向意義上超過成交價值。
儘管該專場的拍賣總估計只有1億港元,但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品重要收藏家的出手,吸引了國內收藏界的普遍關注。本次拍賣部分的珍藏,均為目前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創作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之前一直鮮見於市場。
“我不認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趨勢走弱。相反,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且價格普遍定得合理。此次拍賣的都是藝術家早年未流入市場的代表性作品,反而更具有吸引力。”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對記者説。
其中,張曉剛創作于1988年的三聯作品《生生息息之愛》,是其早年最重要的代表作,曾在1989年首屆“現代藝術大展”中展出過。本次估價為2500萬至3000萬港元,為該專場價格之最。而毛旭輝的《家長系列三號》及張培力的《X?系列三號》也曾在首屆“現代藝術大展”中亮相,這幾件作品將可能成為國內當代藝術收藏界追逐的焦點。
“目前的市場並不像2007年那一波的當代藝術市場泡沫。這些精品的出現及定價,會使當代藝術收藏界以一個理性的目光去面對,這對市場信心的恢復也有一種良性作用。”林家如説道。
拍賣市場漸現兩極分化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中國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年度總成交額為502余億元人民幣,達到一個歷史新高。從數據上來説,毫無疑問,藝術品市場的春天正在來臨。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把此市場形容成“行家市場”——一些大收藏家可以通過藝術品的定價來人為製造這種虛假繁榮。這將使得拍賣市場變得兩極分化:一小部分藝術品在拍賣場上不斷創造高價格,而大部分同類藝術品則在低價徘徊。
3月4日至5日,上海、浙江等長三角地區8家拍賣行老總齊聚上海,舉辦長三角藝術品拍賣業峰會,在此問題上同樣達成共識。
“目前的藝術品市場雖然屢見高價成交紀錄,但還不夠紮實。當前藝術品市場的主流觀念仍是投資導向,而非收藏導向。這種導向潛伏著令藝術品市場價格扭曲並引發高價泡沫的風險。”上海泓盛拍賣行總裁趙涌如此表示。
記者走訪幾家國內較大的拍賣行發現,目前拍賣徵集精品上仍處於淡季,拍場下搶奪貨源成為春拍之前最艱苦卓絕的戰場,許多拍賣行不得不打出“全球徵集”的旗號,本次蘇富比春拍的精品來源也大都打上“歐洲私藏”的標簽。這也間接反映出國內收藏家群體的普遍態度,對於目前的拍賣市場,觀望更甚于入場。
這究竟是人為的資本烘託人氣,抑或真正的市場理性繁榮?答案還得看蘇富比春拍最終的成交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