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中國書畫拍賣紀錄大改寫 藝術品春拍玩蹦極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12 19:06:00 | 文章來源: 上海金融報

藝術品市場“不差錢” 億元身價拍品有12件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就在股市接連上演"跳水秀"的低迷時節,藝術品市場卻迎來了難得一見的"蹦極跳"。從北京到香港,藝術品春拍會接連打破多項拍賣紀錄,有關單項拍賣紀錄就像易碎的花瓶接連被打破,而且破紀錄的幅度之大在以往極為少見,已經成交了4件億元拍品,中國藝術品億元拍品急劇擴容。

書畫拍賣紀錄大改寫

剛剛落幕的幾場藝術品春季拍賣會上,其誕生的一連串新紀錄讓人眼花繚亂、熱血沸騰。

5月17日晚上舉行的中國嘉德2010春拍近現代書畫"借古開今---張大千、黃賓虹、吳湖帆及同時代畫家"專場上,張大千晚年巨幅潑彩絹畫《愛痕湖》以1.008億元的天價成交,這也是中國近現代書畫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成為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價格新的里程碑。這是畫家在1968年繪製的遠眺奧地利著名風景勝地亞琛湖的所見,採用大師晚年開一代畫風的潑彩與水墨融為一體的畫法。這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與中國傳統文人藝術的水乳交融之代表作。

6月5日,2010北京保利5週年春季拍賣會總成交額超過人民幣33億元,刷新了二周前由中國嘉德2010春季拍賣會創造的中國藝術品單季拍賣成交額的世界紀錄(21.2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保利春拍會夜場上一幅北宋書法家黃庭堅大字行楷書法手卷《砥柱銘》以4.368億元成交,將5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國倫敦創下的2.3億元中國藝術品成交世界紀錄遠遠甩在了後面。這也是中國內地拍賣市場終於迎來了第一個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紀錄,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該手卷內容是唐代魏徵的《砥柱銘》,意在勉勵後學,在中國書法史、藝術史乃至文化史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和意義。

與此同時,北京保利春拍會還誕生了兩項億元紀錄:元代王蒙國畫《秋山蕭寺圖》成交價1.3664億元,清代錢維城國畫手卷《雁蕩圖》成交價1.2992億元。

之前,中國內地藝術品拍賣過億的紀錄共有4項,均是在2009年的秋拍中由古代書畫創造的---清代徐揚畫作《平定西域獻俘禮圖》在2009年10月中貿聖佳秋拍會以1.34億元成交;明代吳彬畫作《十八應真圖卷》在2009年11月北京保利秋拍會以1.69億元成交,宋代曾鞏書作《局事帖》以1.08億元成交;《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在2009年11月中國嘉德秋拍會以1.008億元成交---在此之前,全球範圍內還沒有過超億元拍賣價的中國書畫作品産生。

億元身價拍品有12件

到目前為止,中國藝術品超億元身價的共有12件,除了上述在內地成交的8件書畫以外,其餘4件古董均在海外成交,也反映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總體格局。億元古董中除了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大罐2005年7月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得1568.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3億元,以當天的國際牌價可以買兩噸黃金)外,其餘均在香港成交,一件清乾隆禦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2005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以1.22億元成交,一件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2006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會以1.21億元成交,一件清乾隆禦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在2006年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會以1.51億元成交。

毫無疑問,中國書畫頂級藝術品的交易中心已經確立在內地。今年春拍這些破億元紀錄的書畫均是從海外回流的,在中國經濟實力飛速增長、財富階層大幅擴容的背景下,中國內地收藏家已經成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全球藝術品市場的舞臺,中國藝術品的世界紀錄也將不斷被刷新。據透露,張大千《愛痕湖》和黃庭堅《砥柱銘》的買家均為內地收藏家。此次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三場秋拍會中,大陸買家所購金額約佔總成交額的3/4。香港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也表示:中國買家熱烈追捧各拍賣項目中最頂級之珍品,讓本季之結果更為超凡。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高逸龍則表示:"亞洲藝術市場比從前更加健康,香港拍場上的活力是我從未感受過的,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及亞洲其他地區的買家對於頂級珍罕的精品競投激烈。儘管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還處於復蘇期,但亞洲藝術市場上卻似乎看不到絲毫經濟低迷的蹤影。"

藝術品市場"不差錢"

藝術品市場為何一枝獨秀?今年春拍會的火爆還能持續嗎?

只要細心觀察便不難發現,目前藝術品市場早已成為避險資金的"避風港"。在藝術品拍賣會上高調亮相的,包括所謂的"法人股大王",山西的"煤老闆"等,都是資本運作高手,許多高資産凈值人群、機構投資者以及投資基金等紛紛進入,將藝術品市場翻雲覆雨。

雖然藝術品市場是有門檻的,但並不妨礙他們借助"外腦"投入。曾經聽説,有的企業家、暴發戶在拍賣會買東西,只盯住拍賣圖錄封面上的作品買,不怕多貴,勢在必得。雖然藝術品拍賣向來有不保真之説,但一般具有品牌的拍賣公司都把拍賣圖錄封面視作為自己的"臉面",決不會自毀長城。所以,有些藝術品之所以拍出"天價",不能排除其中的非理性因素。但事實證明,這種激進而又不失保險的策略是成功的。尤其是傳承有緒、難得一見的經典作品,其流通性越來越強。

香港蘇富比春拍會上,一方清乾隆帝禦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成交價為9586萬港元,刷新了白玉及禦制玉璽之拍賣世界紀錄。而在2007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這方玉璽的成交價是4624萬港元。短短兩年多時間,增值了一倍以上。

北京匡時春拍會上,乾隆書法《御書洪咨夔春秋説論隱公作偽事》手卷以5712萬元的高價刷新了乾隆書法拍賣紀錄。而在2002年4月中貿聖佳春拍會上,這件拍品的成交價僅為165萬元。8年時間增值了33倍。

中國嘉德春拍會上,石衝1996年創作的油畫《今日景觀》以2609萬元刷新了畫家的拍賣紀錄,而在三年前的北京保利2007年春拍會上,該作品曾以1650元"天價"成交。三年內增值了近六成。而其買家,據説就是"法人股大王"。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當中國藝術品拍賣接連打破億元紀錄以後,事實上"天花板"已經不復存在了。一位在北京參加春拍會的朋友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秋拍會很可能會有10億元級別的拍品成交。

中國藝術品目前是否估值太高?相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就在今年5月初,畢加索創作于1932年的油畫《裸體、綠葉和半身像》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1.06億美元成交,創下了世界單件藝術品拍賣價的新紀錄。而當初被這位畫家惺惺相惜的張大千,其晚年代表作之一的《愛痕湖》身價只有畢加索的七分之一。兩相比較,究竟合理不合理,相信自有不同的解讀。

事實上,中國書畫藝術品的價值曾經經歷過一個被嚴重低估的時期。就在1987年,荷蘭畫家凡·高的一幅油畫名作《向日葵》以3億多港元拍賣成交,而在當時這個價格幾乎可買下中國近百年全部大師的精品。如今,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民財富的增長,中國藝術品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已經不再旁落他人,這種局面將一去不復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