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新的藏品正悄然進入集藏愛好者的眼簾,那就是被集藏界稱之為藏苑新秀的國庫券。
我國政府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調控宏觀經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拉動金融、地方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快速增長,自1981年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實物券開始,至取消實物券,代之以憑證式和記賬式債券的1998年為止,前後經歷17年,共發行了70多個品種。國庫券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000元、5000元、1萬元、10萬元等。國庫券當年雖然發行量很大,但國庫券到期後,因逾期不計息,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把到期的國庫券拿去銀行兌付了。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由於當年絕大部分國庫券都已兌付,而留存下來的實物國庫券數量又非常稀少,現已成為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國庫券收藏熱正在風生水起。
一、設計新穎,題材豐富。
國庫券設計風格獨特,製作品質上乘,突出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和諧與統一。1981年至1982年,國庫券採用大票幅橫版設計,票面四週邊框為封閉式花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採用繁體漢字印製,莊重嚴肅,背面印製了當年的“國庫券條例”。1983年至1984年,國庫券設計版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除圖案花飾仍保留邊框封閉式形式外,全部改為豎版印製,票幅也有所縮小,背面取消了“國庫券條例”的內容,代之以花符花飾,給人以變化清新之美感。1985年後,國庫券又全部改為橫版印製,票幅尺寸規格統一,背面印製也變化多端,有的印上了記息月條格,有的印上“可作證券轉讓,不得作貨幣流通”的提示語。1991年後,國庫券票面面值不斷增大,版式設計也突破了原有封閉式花飾花符設計的老框框,進一步體現了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設計理念。
國庫券的題材也極為豐富,其圖景包括:礦山採掘、石油勘探、機械製造、航空航太、體育場館、交通運輸、農林水利、風景名勝等,涵蓋了國家重點建設的方方面面,使人自豪,催人奮進。其中1995年發行的圖案為“布達拉宮”千元面值的國庫券,把布達拉宮建築的宏偉氣勢、景觀層次和細部描繪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具藝術欣賞價值,絕對屬於國庫券中之精品。目前,這枚千元面值的國庫券精品在錢幣交易市場裏的開價竟高達人民幣1.1萬元以上。
二、量稀質優,後市看好。
國庫券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精良的雕版印刷足以使人産生強烈的收藏慾望。據業內人士介紹,國庫券圖案精美、用紙考究、存世稀少、時代特色鮮明,在新中國的票證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國庫券裏收藏價值最高的當屬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行的幾個高面額券種,當年人們的生活水準還較低,高面額券種幾乎一到期就全部到銀行去兌現了,偶爾“漏網”的一些高面額券種已和停止流通的第一、第二套人民幣中的珍稀品種一樣,成為錢幣市場裏競相追捧的收藏佳品。比如:1983年發行的全品相50元券(立交橋圖案)市場價為2300元;1984年發行的100元券(交通運輸圖案)市場價也達到了3000多元;尤其是1983年發行的100元券(立交橋圖案)在近幾年中漲勢驚人,從2000余元一路飆升到目前的6300元附近,是國庫券板塊中的強勢投資品種。
對一些涉市不久的普通愛好者來説,繼續追逐價格很高的高面額券種有一定的風險,可關注一些早期發行的低面額券種,比如:1982年發行的1元面額券(挖煤機圖案)就很值得一藏,因為在我國發行的所有國庫券中,唯有1982年才發行過1元券,故顯得尤為珍貴。還有1983年發行的5元面額券(煉油廠圖案)和1984年發行的10元面額券(葛洲壩圖案),這些面值較小的國庫券品種,印刷非常精美,且目前存世量也不多,現全品相的1元券市價為40多元,1983年5元券市價不到30元,1984年10元券市價也僅售50多元,屬國庫券中價廉物美品種,其後市顯現出較高的升值潛力,現在可説是集藏愛好者逢低吸納的絕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