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市場分析:當代觀念攝影繁華中暗藏隱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9 09:43:06 | 文章來源: 鑒寶

從前我們在報紙和雜誌上觀看照片,現在這一習慣並沒改變,但又有了重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照片出現在畫廊、美術館、博物館和拍賣會上。在過去的幾年裏,外國資本爭相進入中國藝術收藏市場的大背景下,那些記載了一段塵封記憶的老照片已成為拍場上的寵兒,價格扶搖直上。於是,一些另類、新潮的觀念攝影作品也想分一杯羹。與今年春拍相同,涉足影像拍賣的仍是華辰、嘉德、誠軒三家公司,無可否認,這次金融危機讓全球都打了個冷顫,中國的攝影師們也面臨著市場的“判決”,從三個公司的成交記錄來看,當代攝影作品的行情沒有明顯的起色,拍賣情形不是非常理想,而紀實類老照片則受到藏家的歡迎。

中國攝影曾風光一時

在過去的兩年中,一種稱為“專家見面會”的市場活動在中國非常普遍,就是一些國外影像專家應邀來到中國,與數百個報名者中挑選出來的300個中國攝影師見面,評價他們的作品,由此引起了攝影師們空前的關注。攝影師們對參加專家見面會十分積極,不是因為有攝影大師到場。

實際上,到場的都是和市場密切相關的人員:國際策展人、美術館和收藏機構的專家。因為他們的到來,中國攝影界充滿了躍躍欲試的氣氛。大規模資金除了一路推高股價和房價,也在尋找一切可能的增值機會與渠道。中國攝影就這樣變成了一個亟待開拓的收藏領域。中國美術,尤其是當代油畫市場的行情一路走高,讓中國攝影界的人們也覺得自己應該有一個好價錢,成功的可能性已足以讓一些攝影師亢奮。而且中國攝影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確實有了極大的發展。

老照片價格依舊堅挺

現在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在當代藝術低迷的狀態下,曾經的隱憂已經浮上水面,那些炒”概念“的作品並不好賣。資深影像收藏家趙慶偉表示,目前仍舊是最為傳統的紀實攝影作品受市場歡迎,尤其受國外藏家喜愛。定價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市場的需求,國內外藏家青睞的中國攝影,一種是數量稀少而權屬清晰的歷史照片,如記錄清末民俗、“文革”的攝影作品,他主要收藏和經營、人脈最深的領域即是這類傳統的紀實攝影。

例如,華辰2008秋季拍賣上,備受關注的《梅蘭芳天女散花戲裝照》以近9萬元成交。另一幅具有珍貴歷史意義的《中華民國正副總統就職典禮》由於其寶貴的史料價值以12.32萬元拍出。由托馬斯·查爾德拍攝于1877年的11張《圓明園西洋樓殘跡》也以24.64萬元成交,為全場最高。

當代觀念攝影繁華中暗藏隱憂

作為當代藝術的觀念攝影作品,這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潮流的延伸,中國當代觀念攝影在拍場上仍是“搶手貨”。但是有業內人士卻不看好它。一些攝影家師自己的作品刻意與攝影區分開來,標榜自己是當代藝術創作,試圖追尋張曉剛、岳敏君的腳步,創造新的天價神話。他們開始做那些可以和美術作品拼尺寸的大照片,因為價格不一樣。尺寸越大,價位越高,畫廊也越起勁。

在西方成熟的影像收藏市場裏,一組照片定在什麼價位,基本上有據可依:除了作品數量和作者的知名度這些基本市場數據,作品的風格與影像表現力是定價的另一個依據。健全的市場是通過畫廊來找攝影家。而有長遠眼光的畫廊強調與藝術家共同成長,將他們穩定地推出去,有計劃地舉辦展覽,為作品擬定一個理性的價位與上升通道。

2008秋拍的誠軒影像專場中,張洹的《我的紐約》以38萬元成交拍得全場最高價,一些攝影師對市場前景充滿了自我期待、摩拳擦掌,同時急於了解國際市場的口味。當時一些業內人士已經敏感的感到一絲隱憂。國際市場的“標準”,對中國攝影的趣味、風格和偏好正在發生非常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國際專家”面前,中國的攝影師顯得有些被動,有人準備隨時模倣那些受到國外專家青睞的作品。

至今沒有攝影定價體系

目前國內並無獨立的攝影作品評價體系和定價體系,比照美術作品為攝影作品定價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情。另一種常見的市場手法是將某個攝影師的作品送進拍賣行,製造一個可疑的(很可能是假的)價格紀錄,以此拉動這個攝影師其他作品的定價——至於最終能賣多少,只有天知道。拍賣的過程就像擊鼓傳花,誰是最後一個接棒的誰就是那個倒楣蛋。當然,有價無市最後傷害的還是攝影師。

在現在這個時代,似乎藝術也變成快餐,只要手中有臺相機,即使沒接受過什麼正統的美學教育,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去”創作“,然後美其名曰”觀念攝影“。用一個現在流行的詞來形容,攝影好像有一點被“山寨化”了,尤其是所謂的觀念攝影更有“山寨化”的傾向。因為這個時代太快了,資訊太快了,所以粗製濫造很容易,這個時候靈魂就容易丟掉。太容易製造了,什麼都可以惡搞,只要你願意,什麼東西可以説成是一個藝術品。難道“紀實攝影”沒有觀念嗎?觀念攝影對傳統紀實攝影是一個衝擊,而且賣得很貴,讓很多老攝影家感到恐慌和不屑,“我們拍一個照片,因為一個現實場景合成一個人或元素進去,就幾十萬。我們也費了這麼大勁去拍,因為沒有加這個因素,就很便宜,或者賣不出去。”

只有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畫廊、藝術經紀人才會對它們感興趣。在最初資本大量涌進國內的市場的時候,畫廊都在跑馬圈地;年輕人很容易找到簽約畫廊或者代理。然後總有人想方設法要製造市場潮流。因為只有流行的刺激才能將價格炒得更高。畫商、畫廊、策展人往往聯手牟利。畫廊要推出一批東西,往往先找策展人,以學術展的形式包裝起來,讓人以為這是新的潮流,勾買家上鉤。在過去幾年,上鉤的魚兒確實不少,可是如今金融風暴襲來,資本收縮,畫廊捧起來的所謂”攝影師“就甘苦自知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流拍”頻現 “當代藝術F4”市場信心飛流直下(圖)
· 雕塑拍賣顯山露水
· 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應
· 當代藝術一落千丈 抽象藝術異軍突起?
· 當代藝術陶瓷今後有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