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策展人之雙年展篇 2012年最IN策展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4 15:06:1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策展人雖不是新興的職業,但是近幾年卻如火如荼,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又由於在國內策展行業本無標準,評判起來眾説紛紜。回顧2012年, 各大美術館專職策展人、江湖獨立策展人以及國際策展人們都做出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展覽。為此,這裡分門別類分析盤點出了這一年最IN策展人。

1.邱志傑

經過8屆的歷練,使得上海雙年展成為中國雙年展中最富於學術堅持的雙年展。2012年第九屆上海雙年展“重新發電”的總策展人邱志傑雖然是做新媒體起家,但他並未特別偏重新媒體,本屆雙年展出現場地遷徙、模式拓展等多種新局面,靚點極多。這種藝術家擔當主策展人,強調展覽的感性體驗,並嘗試策展團隊合作的新模式,也探索出非常獨特的策展方式。

面對著“時間短,資金少”的雙重壓力,偌大一個雙年展的總策展人甚至不得不住“漢庭”而不斷吶喊“錢少”的邱志傑也是在“2012上雙”的“3變”中經歷了“重新發電”的成功轉型。(“3變”是:第一“變址”,地址改變了,從跑馬廳到電工廠,從一個歷史殖民的遺址到一個新開發的江畔世博園新址。第二“變數”,體量在變化,未來的體量是原來的三倍。第三是“變性”,從封閉型展館到框架式廠房,從一個歷史殖民文化的反思之地跑馬廳,到了一個民族工業自我記憶和自我建構之所。)

邱志傑提出“重新發電”的目標是為了凸顯注重社會全面的發展。比如策劃雙年展時用一系列R開頭的詞來闡釋“重新發電”這個主題,結果出現了“四R”:Resources(“溯源”)、Revisit(“復興”)、Reform(“造化”)和Republic“共和”,分別關注作為社會動員者的藝術,作為歷史的重訪者與重寫者的藝術,作為能量的變壓器與轉換者的藝術,以及作為社會組織者的對話和交往的藝術。當時並沒有想到羅斯福,現在西方社會重新提“羅斯福新政”,羅斯福的“三R”(分別是:復興(Recovery)、救濟(Relief)與改革(Reform)。),邱志傑自己也不由感嘆當時就用這“三R”就對了。

當然,為了配合“4R”的順利進行,邱志傑還請了群策助力!這也是2012年第九屆上海雙年展“重新發電”的重大靚點。用他自己的話來説這些合作策展人就是:鮑裏斯·格羅伊斯是理論大師,對東歐和中東的藝術家比較熟悉;晏思·霍夫曼是勤快的實踐者,手頭藝術家名單一大堆,對拉美的藝術家非常熟悉,策劃過伊斯坦堡雙年展,對中東也熟悉;張頌仁對印度、南亞這一帶非常熟悉。

2.徐冰、Alexandra Munroe

繼2011年CAFAM超有機展之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012年8月8日又上演年度大戲——開幕的“首屆CAFAM未來展”帶來大陸和港澳臺兩岸三地的近百名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而展覽由徐冰、亞歷山大孟潞(Alexandra Munroe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高級策展)為總策劃及策劃團隊王璜生、馮博一、王春辰、蔡萌共同擔綱。

徐冰認為這次展覽是來自中國的、共同激發的、極具實驗性和創造力的、對未來文化有啟發的、與當今社會發生關係的的一次展覽。這次的策展方式較以往不同,策展人的身份更像是調研員,策展過程是梳理、研究青年藝術的過程。儘管2012年關於青年藝術家的展覽和活動比比皆是,但是面對媒體的質疑,總策展人徐冰考不猶豫的説“我們一定是最棒的!”

作為一個由中國最高藝術學府打造的青年藝術項目,“CAFAM未來展”的宗旨是強調“田野性”、“文獻性”、“學理性”、“當下性”和“未來感”。 展覽本身已經超越以往的展覽模式,它更像是一個 “未來中國藝術趨勢報告”。其作用與功能將是“溫度計”和“催化劑”。作為一個學術性大展,“CAFAM未來展”將在今後每兩年舉辦一屆。

1   2   3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