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一階段國內大規模青年藝術家群展的紛紛落幕,“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藝術品低端市場前景”、“藝術品消費産業化”等成為業內討論的話題。
那麼,大型“匯展”、集中推廣的模式,能否真正做到扶持青年藝術家?能否為沉悶、低迷的一級市場帶來生機和活力?
匯展+網際網路=規模市場
俗話説“物以稀為貴”,而當藝術品以批量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它所具有的獨特性價值,或許將難以實現;而當藝術品價格與市場的規模經營掛鉤時,與其他商品一樣,價位就決定了消費人群。
最近一段時間,百人以上規模的青年藝術家推廣項目僅在北京就有三個:“HIHEY中國未來——新興藝術家計劃”、“中國青年藝術家扶持推廣計劃”(CYAP)、“青年藝術100”。伴隨著強大的媒體攻勢和聲勢浩大的“青年藝術展”,以強大資金為依託的商業藝術機構往往希冀以規模經營、“短平快”的行銷模式在藝術品投資熱潮中賺到“快錢”。一時間,青年藝術家也像集體過節一般,一個個興高采烈地搭上了飛馳的“商業列車”。
藝術商業機構以集中“匯展”的模式搶佔藝術中、低端市場,相對於傳統畫廊業“小而精”的展覽,“匯展”模式在展示作品方面具有量大、集中、流動性高的特點。
然而,藝術品畢竟是超越生活必需品、普通消費品之上的精神産品,如此大量的中低端藝術品涌現市場,是否會帶來供大於求的局面?
藝術市場專家彭中天認為,任何市場都有高、中、低三端。藝術品大眾消費市場的引導,重點應該放在中産階層身上。“中産階層素質比較高,經濟基礎比較好,對文化有需求。”他説,“如果沒有能夠滿足這部分人群的文化消費産品,他們的這部分資金就是閒置的。”他認為,藝術如何為中産階層服務應當是一個課題。
除了傳統的展覽模式,網路推廣也成了一個集中展示藝術品的廉價、高效的平臺。
“如今,年輕人的機會在網際網路!”HIHEY線上藝術市場總裁何彬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的畫廊體制還不是太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下,畫廊在“消耗”藝術家資源和推廣藝術家中的作用和能量是有限的。“事實上,全中國的畫廊和藝術家的數字比例十分懸殊,畫廊的代理資源是有限的。這麼多被畫廊和藝術機構忽略的藝術家的機會在哪?我認為,一定是在網路。”何彬説,“網路可以讓藝術家有充分地自由表達空間,而不僅僅是通過畫廊和美術館的系統來表達。畫廊需要揀選,要考慮畫廊業主的口味。”
在何彬看來,網際網路不僅會成為年輕藝術家的藝術表達的重要輸出口,也會成為藝術品銷售的重要窗口。傳統藝術市場模式是以精英為主的模式。網際網路讓所有的人都有生存的空間和機會。“網際網路的運營模式就是一個不斷更新,非常靈活的機制。不需要想得很遠,不需要做一年的計劃,只要想下個月怎麼樣就可以了。”何彬説,“我們的項目都可以很快做出決策,很快就可以組織起來。傳統拍賣行做一場拍賣會很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我們這裡,一個人一台電腦就可以完成拍賣了。”
目前,何彬的HIHEY線上藝術已經與300多個藝術家有了代理關係,以每人每年3件作品通過有限、自由的代理模式進行合作。對於代理作品中大部分標價在3萬元以下的作品,何彬表示:“標價不代表身價。所有藝術家都是有價值的,無論好與壞。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通過網際網路走出來。”
低價≠低端
儘管,藝術品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不能與消費品同日而語,但這並不等於購買藝術品不存在純消費心態。記者在市場調查中發現,實際上對於大部分買家來説,購買藝術品首先是憑個人喜好,而對於未來保值、升值的空間有多大,往往只是消費過程中綜合考慮的因素之一,而且並不一定是決定因素。
“青年藝術100項目”負責人之一彭瑋告訴記者,自去年以來,他們的客戶群中,不斷地有演藝明星、金融界人士加入。“這些購買人群中90%以上是純粹因為喜歡而消費。很多是看到了喜歡的作品才買,其次才會希望升值。”她説。
她把客戶分成幾類:一類是有“閒錢”購買藝術品;另一類並不能隨便拿出幾萬塊錢閒錢買藝術品,但是放棄了購買其他消費品,因為喜愛轉而購買藝術品。“總之是在物質上有保障,想要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還有些已經是成名的藝術家,體諒到年輕藝術家的艱難,幫助、贊助年輕人,在精神上和物質上支援年輕人。”她説道。
據了解,在今年的“青年藝術100”參展作品中,價格在5萬元以下的作品佔63.5%。而這一價格區間的藝術品的售出比例達到了76.8%。
在藝術市場專家彭中天看來,藝術品與其他商品一樣,也可分為高、中、低三檔。他認為,“藝術為大眾服務”,這句名言在今天具有市場意義。“藝術和藝術品不是等同的概念。如果是藝術,那是藝術界的事情;如果是藝術品,那是商品屬性的東西,就一定要面向大眾。”彭中天説。
近些年在眾多藝術機構和資本的推動之下,藝術品投資開始從高端逐漸轉移到了中、低端。“藝術品不再是只有少數人把玩的對象”,成為這一市場的新口號。
然而,在藝術品經紀人李蘇橋看來,藝術品價格的高與低是個相對概念。他認為,市場上售價3到5萬的藝術品,相對於畢業兩三年的年輕藝術家,並不屬於低價範疇。他向記者舉例:“假如一個藝術家一年的創作量在20件左右,並且他作品的品質和它本身的藝術性和受眾的迎合度還可以的情況下,如果一年之中 60%的作品賣掉了,大概就有15件作品,如果3萬一件就有45萬。假如説藝術家能夠堅持自己的價格,按照一般的分成比例,就能得到22.5萬。這也就意味著,一個畢業兩三年的年輕人,一年有20萬的收入。”
另一方面,他認為,買家如果以消費心態購買一件藝術品,那麼他所投入的資金應該只佔年收入的1%。“也就是説,如果一件作品3萬的話,年收入 300萬收入的人才能買一件作品。”他説,“當然,如果要求一個人用收入的10%去買藝術品,進行健康的資産配置,這對富裕人群可以,對普通大眾比較困難,大眾應該是1%。”
因此,李蘇橋認為,藝術品進入消費品領域而被普通大眾接受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堅持+等待=成長
在市場經濟社會,青年藝術家在成長期更加依賴於市場的扶持。市場一方面在客觀上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了機遇和進一步價值挖掘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常常讓缺少經驗的年輕人無所適從。
對此,近期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對於目前大量出現的青年藝術展、青年藝術推廣項目提出質疑,認為這樣做是過度消耗青年藝術家的創作資源;同時,目前的藝術市場容量相對於藝術家的創作總量來説,仍然規模尚小。
“青年藝術家本身是弱勢群體。有這樣一波力量關注青年藝術家是件好事。”身為“青年藝術100項目”策展人之一的彭瑋告訴記者。
“對於青年藝術家的潛力發掘,學術和商業應該各有側重。”彭瑋説,“學術機構就應該做學術方面的事情。商業機構做商業的事也無可厚非。大家都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上個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了“首屆CAFAM未來展”,即在學術層面對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進行了梳理。而其中許多參展的年輕藝術家也同時參加了一些青年藝術“匯展”。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資訊與分工的複雜交錯讓每一個想要成就自我的年輕人,很難在學術與商業的雙重道路上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學術與商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或許就是這個時代年輕藝術家的信條。
但是,在四川美院教授、批評家王小箭看來,如今的藝術環境並不樂觀,青年藝術家更需要的是堅持和等待。“堅持藝術創作,等待被發掘和發現,是目前青年人的普遍心態。一次性地集體出場,其實並不易於青年藝術家的成長。”他説。
策展人陸蓉之認為,青年藝術家的發展潛能,是要看能不能堅持做下去,作品的價值發現需要有好的機構進行運作。“藝術家的作品需要被‘對的人’看到。”她説,“如果青年藝術家沒有品牌,很難被人看到,所以展覽活動對年輕藝術家來講無論如何都是好的。只是,今天很多這一類型的青年藝術展的背後是商業利益的操作。”
商業利益的操作,對於藝術家來説是把雙刃劍,藝術家能否不被商業利益裹挾更多,要依仗自己的判斷和能力。“藝術家被市場認可,有了商業價值,但是決定權在藝術家。學術和商業之間,需要藝術家自己做選擇。”彭瑋説,“而且,藝術家的創作資源是與個人才能、知識閱歷、藝術技藝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