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當代"開幕 非法移民底層生活作品受關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10 10:16:02 |
文章來源: 搜狐藝術

2012年上海當代國際藝術展于9月6日晚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VIP預

2012年上海當代國際藝術展于9月6日晚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VIP預展,展覽為了匯聚全球當代藝術的精華,仔細權衡了全球畫廊地域性的分配比例,其中50%的參展畫廊來自中國,25%來自亞太地區,其他則來自歐洲、中東和美國等地區。"上海當代"仍然堅持最初的展會定位,將展會成為"一個見證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的平臺"。國際化自有其好處,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品讓參觀者大開眼界:印度藝術的風情萬種、義大利藝術的高貴華麗、蘇格蘭藝術的異想天開、澳大利亞藝術的自然風情……中國人已經很熟悉的日本藝術家村上隆、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的作品也照例登場,或許是為了照顧各個層次的買家,除了雕塑和版畫,他們的衍生品也紛紛推出。最為大牌的明星或許是安迪·沃霍爾,來自巴黎的一家畫廊首次來到"上海當代",便帶來了一幅沃霍爾的拼貼作品,據悉該畫標價30萬歐元。

而注重實驗性則是當代藝術的精神所在,展會總監多利加尼認為,上海是大都市,上海當代的特色就是國際化、實驗性和都市化。所以,最前沿的藝術發展動態都將在上海展出。

圖片使用:Courtesy of Chang

Chien-Chi ,Magnum Photo , Chi-Wen Gallery  張乾琦作品《從唐人街到福州城》

在展覽現場,台灣Chi-Wen畫廊帶來的藝術家張乾琦作品《從唐人街到福州城》就充分展示了藝術創作的實驗性以及探討當代藝術與城市文化的關係。這是一系列有關以新移民故事的主題攝影,此作品在展覽現場引起了觀眾的強烈關注。據悉,1992年,藝術家張乾琦開始在紐約拍攝偷渡到美國的中國非法移民的生活;2000年開始在福州尋找、拍攝這些非法移民的家人。這個項目在人性與影像兩方面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除了平面影像之外,在這個系列裏後來加入了兩個獨立的元素,視頻和音頻的部分。

據報道,發展中國家有人通過非法途徑移民發達國家,是一個國際性問題。對1990年代大陸人偷渡美國,官方曾一度諱言,現已可公開討論,學者們有不少成果問世。曾少聰先生《美國華人新移民與華人社會》一文提供的資料:"有學者統計,上世紀90年代初,估計每年有10萬中國人偷渡到美國,其中有成千上萬人借道東南亞、拉丁美洲、東歐和獨聯體的各大城市。從中國去美國的非法移民中,大約95%來自福建,尤其是來自像福建長樂這樣的地區,例如,侯禹村(音譯)大約80%的村民在紐約……"而1993年發生在紐約的"金色冒險"號事件,第一次使中國偷渡客成為美國媒體的頭版內容:1993年6月6日,"金色冒險"號貨輪抵達紐約港,在距岸兩三百米處擱淺;船上的286名中國偷渡客居然紛紛跳進齊胸深的海水中。這些偷渡到美國的中國新移民到美國後沒有合法身份,一般在唐人街"黑著","多半從事餐館或裝修工作,每天工作12到14小時;住的是分隔成30幾個小房間的公寓,每間房只有兩個榻榻米大,最多擠進六個人,分上、中、下鋪睡。

據畫廊主介紹,藝術家張乾琦與他們吃、睡在地板上,生活中幫助他們,漸漸地,他們允許張乾琦拍照。張乾琦的隔壁鄰居有四個中年男性共同住在三個鋪位,每晚四美元,以便節省每一分錢來償還他們的債務。每一個新移民都想盡辦法拼命工作,為的只是讓在福州的家人過上好日子,而福建男性在海外尋找自己的財富已經成為了一個途徑,由於男性在外做勞工,這些福建社區諷刺地被綽號為"寡婦的村莊。"

在福州,張乾琦先後尋訪、拍攝了大約20個非法移民的家庭。他們都是家裏的壯年男性偷渡去了美國,夫妻父女常常是10年不見,血脈相連卻不能息息相通,所有的痛楚與希望在影像中面對的瞬間,釋放出了更多的資訊,而藝術家張乾琦正是以觀念攝影的創作方式聚焦了移民的苦難與社會底層現狀。

據悉,本屆藝博會當代藝術展板塊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100家展商參展,特別項目分為新水墨板塊、熱點板塊、首屆展覽板塊、影像室板塊和第二屆亞太攝影獎。據悉,2012"上海當代"還將推出一系列內容涉及廣泛的論壇和對話欄目,第一屆亞洲藝術策展人回憶也將在博覽會期間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