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特美術館
倫敦一向非常重視文化及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2003年,倫敦市長在《倫敦:文化資本,市長文化戰略草案》中提出“文化是促進理解,形成城市特徵的強大力量。它可以跨越障礙,頌揚差異,使不同背景的人們融合在一起。文化可以激發靈感、帶來教益、創造財富,給每個人帶來無窮的愉悅”。草案充分肯定了文化給經濟,教育,民眾的幸福感帶來的積極作用。根據2002年的統計數據,文創産業為倫敦提供了65萬個工作職位,這個數字多於製造業和建造業提供職位的總和,也多於健康業和教育提供職位的總和;在倫敦,每7個人就有1個人在文創産業工作;其創造的社會財富僅次於金融産業。
博物館畫廊是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倫敦擁有240多間博物館和美術館,上千家商業畫廊,遍佈在倫敦的中心和周邊地區。主要的政府資助的博物館和畫廊從2001年3月起實行免費入場制度來增加大眾接觸藝術的機會。自此藝術走下神壇,人們可以盡情享受藝術帶來的愉悅並激發自身潛在的創造力。至2008年,訪問倫敦博物館和畫廊的人數增長到4030萬/年,比未實施政策的訪問量增加1倍。
本文將以泰特(Tate)美術館為例,從泰特的發展、2015預想、收藏與展覽、參觀者、資金支援、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未來發展、泰特現代美術館為2012倫敦藝術節獻禮這些方面,看泰特是如何每年吸引七百萬參觀者,泰特現代美術館是如何成為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當代藝術美術館的;在奧運來臨之際,看倫敦是如何讓大眾參與到奧運之中,通過奧運讓大眾欣然走進當代藝術殿堂的。或許作為在英國核心美術館的泰特,能從一個側面反映英國當代藝術30餘年以來的歷程,具有見微知著之效。
泰特的發展
當由亨利泰特爵士創立的泰特美術館在1897年第一次對公眾開放時,它只是一個擁有65個英國繪畫和雕塑作品的小美術館,當時名為國立英國藝術美術館,擔負著收藏英國1790年後出生的藝術家的藝術品的職責。1917年,該館還收藏國際現代藝術品以及大約西元1500年後的英國藝術品。如今泰特已經發展為4個坐落在英國不同地區的美術館:位於倫敦的泰特英國美術館(Tate Britain)和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2000年開放), 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1998年開放)和泰特聖艾弗斯美術館(Tate St Ives)(1913年開放)。儘管這四個館分別有各自的特徵職能,卻努力達成同一個目標:通過其在館內外的收藏品的展示、短期的藝術展覽及其相關的活動,為大眾創造卓越的與英國藝術、國際現代和當代藝術的藝術體驗。
泰特的2015預想
面對藝術表達形式的不斷進化;新技術對於人們獲取資訊方式的轉變;參與對於參觀者的重要性的與日俱增;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對於藝術和生活的影響等新形勢,泰特在2007年提出了對泰特2015年的預想:開放的(Open)、多樣的(Diverse)、全球化的(Global)、創業者的(Entrepeneurial)和可持續發展的(Sustainable)的預想。《泰特優先考慮的事》(Tate’s Priorities)一文中指出,開放的是指對新想法新思想的開放,鼓勵爭論、交流與合作;多樣性通過反映反思英國藝術的多樣性和世界藝術的多樣性來實現;全球性是指通過泰特的收藏、展覽及相關活動連接英國,連接世界;通過激勵的,前沿的,創意引領的方式來實現創業者性;通過財務的可持續性和確保學術研究支撐泰特各項活動來實現其可持續發展性。
泰特的收藏與展覽
泰特的收藏是泰特的核心。從西元1500年到當今的英國藝術品、國際現代和當代藝術品,泰特的收藏共計約七萬件,並且這個數字每年在不斷增加。為了實現其全球性的預想,泰特正在收藏並展出越來越多的非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和不同表達形式的藝術作品,反映了當今越來越全球化和多樣化的新興藝術。例如,今年剛結束的日本藝術家Yayoi Kusama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的草間彌生展。世界收藏項目(World Collections Programme)把泰特,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History Museum)、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at Kew)聯合起來,幫助其與亞洲、非洲的博物館美術館建立合作關係,分享知識和經驗。泰特通過建立、參與這樣的合作項目,把自己的藏品帶到世界的其他角落。
泰特的參觀者
根據泰特2010 - 2011的總結報告,2010 -2011年間共有多達7百45萬人次參觀了泰特的美術館,80萬7千人參加了泰特的學習活動,1千9百萬的特殊參觀者在泰特的網站上瀏覽。其中位於泰晤士河南岸,和聖保羅大教堂隔岸相望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從2000年開館以來,迅速成為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美術館,2010 – 2011 年的參觀人數為5百萬。泰特強調,通過合作,借出,巡展和網路等方式,要讓所有人可以接觸到它的收藏,而不是只有參觀泰特的人才能獨享的資源。據統計,在英國博物館畫廊類網站中,泰特排名第一。瀏覽網站人群中,幾乎40%的網民來自英國之外的國家。泰特的網站上提供了各種豐富的資源與服務,包括:每個美術館的展覽和藏品資訊;藝術家們討論藝術及相關問題的短片;泰特的歷史,發展等學習資料;甚至在泰特的官方網站上,我們可以觀看到泰特的所有收藏作品及其相關資訊。
泰特的資金支援
泰特是由英國政府通過文化、媒體和體育事務部資助的19大國家博物館之一,但是政府資助只是其收入來源的一部分。2010 - 2011年間,其62%的收入來自於私人捐助。其中包括會員,贊助人,基金會,合作支援者,機構,個人的捐款,除此之外還有參觀者在美術館的禮品店、書店、餐館的消費等等。此外,泰特的成功與藝術家、志願者的不計成本的時間精力的貢獻分不開。
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未來發展
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的設計階段預計每年有180 萬的參觀者,然而近幾年的實際參觀者多達每年5百到7百萬。在這樣的情況下,Tate modern的公共設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藝術作品的産出形式在不斷更新,收藏作品中裝置藝術,視頻藝術,表演行為藝術和大型雕塑的不斷增多,需要更多的靈活的展覽空間。基於這些理由,一座由建築師赫爾佐格(Herzog)和德梅隆(Herzog)設計,耗資2.15億英鎊的新建築預計于2016年完工。
泰特現代美術館為2012倫敦藝術節獻禮
倫敦作為奧林匹克發展史上首個三次獲得奧運會舉辦權的城市(1908年、1948年和2012年),提出“奧運會並非只是體育的盛會,更是一場文化的盛會,是文化、人種、語言與運動相結合的文明盛宴。” 倫敦文化奧林匹亞(Culture Olympiad)是歷史上最大的慶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奧會的文化活動,內容涵蓋藝術、文學、戲劇、表演、舞蹈、時尚、電影、音樂、博物館、畫廊、攝影、美食等,目的是讓每個在英國的人有機會參與到倫敦2012中,並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激發人們的創造力,尤其是年輕人的創造力。從2008年倫敦文化奧林匹亞開始以來,至今已有1千6百萬人參與到活動中。這完全呼應了2012倫敦奧運會的口號:"Inspire a Generation - 激勵一代人"。
2012倫敦藝術節(London 2012Festival)可謂把文化奧林匹亞活動推向高峰。從6月21日開始到9月9日殘障奧運會的閉幕日,許多世界頂尖藝術家、藝術機構在倫敦乃至英國各地帶來戲劇、音樂、電影、文學、視覺藝術、舞蹈與表演等領域的文化活動,共同慶祝2012倫敦奧運會,譜寫倫敦藝術傳奇。如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國家肖像博物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等等,都為倫敦藝術節準備了特別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活動大眾都可以免費參加,一些收費的活動從2011年10月就開放索票。
作為2012倫敦藝術節的一部分,泰特現代美術館於今年七月對公眾開放擴建工程的一期工程 —— 斥資5千萬英鎊,由閒置三十年的儲油庫改造的地下空間-“the Tanks (儲油罐)”。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美術館中永久用來展示即興表演藝術、現場藝術的空間。Tate modern 的館長Chris Dercon曾在採訪中稱其是“一處融合了精神與身體實踐的空間”,“過去在這個空間,你僅僅是觀看和評價藝術作品,而現在你會想要參與進來。我想在將來,美術館會成為這樣的地方,人們在這裡會有‘我想要做藝術’的想法。”。同樣認同參與性是未來現代美術館發展趨勢的 Tate Modern主管Nicholas Serota表示,“公眾現在更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藝術作品中,而不是僅僅走近一家美術館觀看墻上的畫作這麼簡單。我們會看見越來越多的有觀看者參與的藝術作品。現在參觀者有著難以置信的對於參與的慾望。”
除此之外,4月4日到9月9日期間, Tate Modern還展示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Damien Hirst近25年來的70多件作品,其中包括《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對逃亡的後天無能》(The Acquired Inability to Escape)、《母親與孩子分離》、鑽石鑲嵌的骷髏(For the Love of God)等作品。儘管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仍不可否認Damien Hirst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