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師王澍被授予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28 09:30:5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5月25日,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獎典禮在中國北京最莊嚴的建築之一——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建築師王澍從普利茲克建築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先生手中接受了獎牌。這是這一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全世界公認的代表建築行業最高榮譽的獎項自1979年創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頒獎典禮,王澍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中國建築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國務院副秘書長尤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和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出席了頒獎典禮。

“能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頒獎典禮,不僅對中國,而且對整個世界都有重大意義。”湯姆士·普利茲克先生表示:“這個頒獎典禮已經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多次,包括在美國華盛頓的白宮,米開蘭基羅設計的羅馬公共廣場,耶路撒冷第二聖殿的墻邊……能在中國舉辦頒獎典禮是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望。從1976年首次訪問中國,我有幸能見證了中國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如同人民大會堂的意義所在,中國的發展始終是以人為本,從本質上説,這和建築學的理念是想通的。”

每年在世界各地不同的著名建築內舉辦頒獎典禮是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傳統。此舉不僅突顯了建築環境的重要性,而且也是向其他時代和歷屆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建築作品致敬。由於每年的典禮選址在揭曉得獎者之前已經確定,因此兩者之間並無關聯。這是自1990年義大利建築師阿爾多·羅西的頒獎典禮在義大利威尼斯格拉西皇宮舉行和2007年英國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的頒獎禮在英國倫敦白廳國宴廳舉行後的第三次在獲獎者的國家舉辦頒獎禮的巧合。

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利茲克先生向王澍授獎

湯姆士·普利茲克先生表示:“這次頒獎典禮超出了我的想像。將這個獎項授予王澍先生並不僅僅是表彰他個人的成就,同時也是向中國和中國文化致敬,因為它造就了像王澍這樣才能卓著、智慧過人、高瞻遠矚的建築師。王澍先生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中國接受教育,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創意與努力構築了一座座服務大眾、造福社會的優秀建築。”

“二十多年以來,中國在貿易和工業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造福了全世界。”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勳爵説:“如此飛速的巨變堪稱奇跡,而這种經濟的繁華同時也造就了建築行業蓬勃的生命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建築領域最具競爭力的市場和建築發展的試驗場。基於良性和積極的市場需球,這種競爭正在催生一種全新的中國建築風格,它既尊重傳統和地方特點,又能滿足當下的緊迫需求。”

他繼續表示:“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平衡點,但評選委員會在王澍的作品中看到了真正的當代中國建築風格,因為作品中的建築物包含令人讚嘆的原創性,既著眼于未來,又繼承了傳統的意義和價值。就像所有偉大的建築學派一樣,無論處在什麼年代、什麼文化之中,它都能表達和指引時代的精神。如果説王澍的建築作品是紮根于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地方特色,它同時也以王澍特有的建築語言喚起了全世界的共鳴。

2012普裏茲克建築獎獲獎者王澍

談及自己的獲獎,王澍表示:“對一個在獲獎之前沒有出版過作品集的建築師,一個只在中國做建築的建築師,一位自稱為業餘的建築師來説,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驚喜,為此,我要感謝評委會睿智和公正的評價。這個獎對中國建築界的意義如此重大,作為一個還如此年輕的建築師,我必須説,要感謝這個非比尋常的時代,正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巨大的發展和史無前例的開放,才可能讓我這樣一個建築師,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有這麼多的機會去進行艱難的建築實驗。在此我要感謝我的夥伴陸文宇,也要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們。”

王澍有著自己獨立的視角和思考:“建築師不僅作為一個技術執業者,而是要有更加寬廣的視野,更深思熟慮的思考,更清楚的價值觀和信念。我都不止是設計一個建築,而是在設計一個保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的世界,走向一條重返自然的道路。這就是在我得知獲獎的時刻,我正在思索的問題,也是我伸向未來的目光。”

關於普利茲克建築獎:

普利茲克建築獎由凱悅基金會于1979年創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築師,以表彰其在建築設計創作中所表現出的聰明才智、想像力和責任感等卓越品質,及其通過建築藝術對建築環境和人類所做出的持久而傑出的貢獻。

普利茲克家族之所以選擇建築領域是因為他們對建築的強烈興趣,由於他們在世界各地建設凱悅飯店;而且由於建築是一項創造性工作但未包括在諾貝爾獎之中。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評獎程式完全模擬諾貝爾獎,由國際化的評委會通過秘密審議和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位提名者。媒體經常稱普利茲克建築獎為“全球建築領域的最高榮譽”或“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普利茲克建築獎以普利茲克家族的姓氏命名,該家族的國際業務總部設在芝加哥,向以支援教育、宗教、社會福利、科學、醫學和文化活動而聞名。這個獎項由傑伊?普利茲克和他的妻子辛蒂所設立,傑伊·普利茲克于1999年1月23日去世後,其長子湯姆士·普利茲克(Thomas J. Pritzker)成為凱悅基金會主席。

關於2012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會:

2011年評選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來自英國的評委會主席帕倫博勳爵,他是世界知名的建築資助人,現任蛇形畫廊信託公司董事長,曾擔任英國藝術委員會和泰特美術館主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密斯·凡德羅檔案館前任董事;亞歷山大·阿拉維那,智利建築師和埃勒門達建築公司常務董事;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佈雷耶;中國著名建築師和教育家張永和;來自英國的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扎哈·哈迪德;來自澳大利亞的200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格倫·馬庫特;來自芬蘭的尤哈尼·帕拉斯馬是一名建築師、教授和作家;凱倫?斯坦因是美國作家、編輯和建築顧問;常務理事瑪莎·索恩是西班牙馬德里IE建築學校負責對外事務的副院長。

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歷屆獲獎名單:

1979年,第1屆,菲利普·約翰遜,美國

1980年,第2屆,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

1981年,第3屆,詹姆斯·斯特林,英國

1982年,第4屆,凱文·洛奇,美國

1983年,第5屆,貝聿銘,美國

1984年,第6屆,理查德·邁耶,美國

1985年,第7屆,漢斯·霍萊因,奧地利

1986年,第8屆,戈特弗裏德·玻姆,德國

1987年,第9屆,丹下健三,日本

1988年,第10屆,戈登·邦夏,美國;奧斯卡?尼邁耶,巴西

1989年,第11屆,弗蘭克·蓋裏,美國

1990年,第12屆,阿爾多·羅西,義大利

1991年,第13屆,羅伯特·文丘裏,美國

1992年,第14屆,阿爾瓦羅·西扎,葡萄牙

1993年,第15屆,槙文彥,日本

1994年,第16屆,克裏斯蒂安·德?波特讚姆巴克,法國

1995年,第17屆,安藤忠雄,日本

1996年,第18屆,拉斐爾·莫內歐,西班牙

1997年,第19屆,斯維勒·費恩,挪威

1998年,第20屆,倫佐·皮亞諾,義大利

1999年,第21屆,諾曼·福斯特爵士,英國

2000年,第22屆,雷姆·庫哈斯,荷蘭

2001年,第23屆,雅克·赫爾佐格,瑞士;皮埃爾?德?梅隆,瑞士

2002年,第24屆,格倫·馬庫特,澳大利亞

2003年,第25屆,約翰·伍重,丹麥

2004年,第26屆,扎哈·哈迪德,英國

2005年,第27屆,湯姆·梅恩,美國

2006年,第28屆,保羅·門德斯·達·洛查,巴西

2007年,第29屆,理查德·羅傑斯,英國

2008年,第30屆,讓·努維爾,法國

2009年,第31屆,彼得·卒姆托,瑞士

2010年,第32屆,妹島和世,日本;西澤立衛,日本

2011年,第33屆,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