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在浙江烏鎮去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22 08:49:25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詩人、文學家、畫家,2011年12月21日在浙江烏鎮去世,84歲

 

木心1927.2.14-2011.12.21 生於浙江烏鎮

《哥倫比亞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簡體中文版作品。

2011年12月21日淩晨3時,詩人、文學家、畫家木心在故鄉浙江烏鎮逝世,享年84歲。“北京理想國”作為木心在國內的出版商,昨天發佈了木心去世的消息。

畫家陳丹青稱木心為“師尊”,也是在他的促成之下,木心作品于2006年起在大陸陸續出版。木心在國內的出版商“北京理想國”表示,今年秋天,木心因肺部感染入桐鄉第一人民醫院,最近木心一直處於昏迷之中,原以為可以挺到明年元旦左右,對昨天木心的離世感到非常突然。

木心在國內沒有家屬子女,所以他在國內的各類事宜之前均由陳丹青和“北京理想國”處理,木心的後事也將由他們籌備。“北京理想國”同時表示,木心遺體告別儀式將於2011年12月24日上午10時在桐鄉殯儀館舉行,當日下午將在烏鎮西柵昭明書院舉行木心追思,靈堂設于烏鎮東柵木心故居。

1927年2月14日,木心出生於浙江桐鄉烏鎮東柵財神灣一家孫姓的富庶大家庭,孫家雕梁畫棟的老宅,緊挨著孔家花園(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娘家)。木心是孫家的少爺,本名孫璞。1946年,就讀于劉海粟創立的上海美專學習油畫,但20歲出頭的木心因為領導學生運動,被當時的上海市長吳國楨親自下令開除學籍,又被國民黨通緝,走避台灣。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才回到大陸。

在1949年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木心任職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1971年因言獲罪,被關進廢棄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後又是勞動改造。出了監獄的第一件事情是前往北京,負責修繕人民大會堂,因為他曾經是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築的室內設計師之一。之後,木心任上海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

1982年,木心自費留學來到紐約,那時他已經55歲,在美國舉目無親。不過,1984年開始事情發生了轉折。那時,木心的畫作開始被收藏家買走,但一對法籍台灣夫婦力勸木心寫作。也是在這一年,木心在哈佛大學舉行個展,哈佛的東方學術史教授羅森菲奧評價他的畫作説:“這是我理想中的中國畫。”到了上世紀90年代,美國著名收藏家羅森奎斯收藏了他的水墨山水畫30余幅,木心在繪畫上的聲望就此奠基。

木心的文學作品最早在1980年代末陸續在台灣出版,此前,他的散文已經在美國東岸的華人知識分子圈流傳開來。一股木心散文的春天氣息進入了中文世界。

1990年代初,木心應紐約一群大陸文藝家執意邀請,開講《世界文學史》課程,歷時5年,學生中有畫家、舞蹈家、評論家和歷史學家。聽課學生最多時達到30余人,雙週一課,每堂課4小時,寒暑假停課。每堂課的講義,木心手寫近2萬字。陳丹青就是學生中的一位。

陳丹青在《我的師尊木心先生》中回憶説,“1982年,我與木心先生在紐約結識,從此成為他的學生。24年來,我目睹先生持續書寫大量散文、小説、詩、雜論。1990年代初,我與其他朋友聽取先生開講《世界文學史》課程,歷時長達5年。課程結束後暢談感想,我説: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我不曾結識木心先生。”

1982年出國後,木心説,他從沒有想過會再回來,曾經都準備終老海外了。他後來回到國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鄉的盛情邀請,並商討還鄉定居的可能。直到2005年,木心和烏鎮方面落實了木心故居的改建事宜,才促使他決心回家。對於回國,木心説過,“我之回國並非單純為了安度晚年,而是想實現藝術創造的最後志願。”可他最後的志願是什麼,現在還不得知。

木心在中美兩國之間穿梭,又歷經了民國、共和國兩個時期,等他再次回歸的時候,發現21世紀初的中國跟1982年離開時的,幾乎是兩個故鄉了。對於這樣的多重經歷,木心説,“我覺得人只有一生是很寒傖的,如果能二生三生同時進行那該多好,於是興起‘分身’‘化身’的慾望。”

很多人以為,木心作品裏的西化,是因為經歷了1982年的美國之行後塑成的。其實,西方文化對他的影響可能比人們想像的更早,“人們已經不知道本世紀二十三十年代,中國南方的富貴之家幾乎全盤西化過。”木心也説過,“我只憑一己的性格走在文學的道路上,如果定要明言起點終點或其他,那麼——歐羅巴文化是我的施洗約翰,美國是我的約旦河,而耶穌只在我心中。”

可在另一部分讀者那裏,木心又使用著最純粹的漢語,有時又寫著最中國古典的命題,木心説,“我的童年少年是在中國的沉澱物中苦苦折騰過來的,而能夠用中國古文化給予我的雙眼去看世界是快樂的。”

在美國居住10多年,木心説,鄉愁總是有的,但他又説,“鄉愁太重是鄉願,我們還有別的事要愁。苦問我為何離開中國,那是散步散遠了的意思,在紐約一住十年,説是流浪者也不像。”

木心為中國大陸讀者所認識,也只是這十年來的事情,陳丹青曾感慨,“他(木心)出現得太遲了。”木心作品在台灣流行,還是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台灣出版人初安民説,台灣有一批作家受了木心影響。木心的作品無法歸類,不論是寫作還是畫畫,自成一家,找不到他的從屬和流派,在中文世界絕無僅有。而他的人生閱歷,當代少見。“木心是被冷落了的重要作家,每個作品都好,有著文學背後的力道。他在中國大陸是個意外沒有受到適當關注的作家。”而大陸正式出版他的作品要等到2006年。

他在大陸出版的第一本書是散文集《哥倫比亞的倒影》,內中選編《九月初九》、《哥倫比亞的倒影》、《上海賦》等最能表現木心行文風格的散文13篇。這本散文集令大陸讀者和作家有耳目一新的驚喜,陌生又新意盎然。所以,正如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所説,“雖然姍姍來遲,畢竟還是來了。”

陳丹青曾下過這樣的判斷,“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時間表上,木心先生不屬於其中任何一個階段;在空間上,他密集寫作與出版的地點不在本土。總之,在他的祖國,他之所以未被淹沒,是因為他尚未被認知。”

可就算現在木心的名字被廣泛傳播,但也只是在一個非常小的文學讀者圈內流傳,對他們而言,木心這兩個字代表著一種文學的傳説。木心是橫空出世,儘管進入他們視野時,他已經將近70多歲高齡。

木心在美國的英語環境中,積攢了數量不菲的中文作品,但又不急於往國內推銷。就算回到了國內,他不進入任何文化圈子,不住北京或上海,卻僻居在出生地烏鎮故居。對於讀者來説,他們需要這樣的傳説來刺激閱讀,更重要的是木心活著,他跟普通讀者處於同一個時代。

其實,木心在年輕時代就開始寫作,從14歲起,木心創作了100多個短篇和8個中篇,寫了整整20本,但在1970年的抄家中全部遺失。等到1980年代,木心來到美國之後,才再度寫作。而他的作品卻最先被美國大學所重視,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成為部分大學的課程讀物,在那個年代,可能算是惟一的中國作家。到了1980年代末,他成為所謂“出土”作家名單上的一位,木心的名字和作品通過阿城、陳子善等流回大陸。

有很多評論説,木心是五四文化運動的“遺腹子”,但這其實是誤讀了木心。在木心的作品中,最不會看到的,恰恰是各種二元對立。中西、古今、文白等這些五四爭論的主題,在木心這裡恰恰是被消解和調和掉的,它們相互之間是可以對話、翻譯的。木心自己也説,“我不是五四的延續或重現,五四是個不成熟的文化運動,在藝術上,哲學上,是一鍋夾生飯。”

木心將中國古典文化注入到了白話之中,融入古今語匯修辭。但他的文體又不僅僅局限于白話文和中國文化,同時包含了西方藝術思維。但他的文字又是最純粹的漢語,從不洋腔洋調。

從某種意義上説,木心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華語作家,這不僅指的是他在中國和西方居住生活,更是因為他的語言風格和美學思維的世界性。他以中國文化的底蘊,關切世界性命題。這是長期呆在中國,或者遠走異國的絕大多數華語作家所不能達到的。

在不多的幾個訪談中,木心一直強調詩歌的重要性,對散文、小説、詩歌、藝術評論均有很深造詣的木心,本質上是個哲學式的詩人,或者説,是個善於美學思維的作家。而這正是當代中國作家缺乏的另一種素養。

木心是詩人,所以他依據《詩經》,加入現代內容寫成《詩經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他是散文家,形式自由,長短自如,或如《哥倫比亞的倒影》一氣呵成,或者只有短短幾行俳句獨立成篇。木心也寫小説,他的短篇小説更接近於西方現代主義小説,可是在裏面更能看到詩和散文的行蹤,各類現代主義小説技巧穿插于小説片段之中,也有幾篇如《七日之糧》、《大宋母儀》完全是中國傳統白話文小説。

木心自稱是住在紹興的古希臘人,這並非玩笑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系教授童明曾多次採訪木心,在他看來,木心作品中的“精神氣脈既繫於春秋、魏晉、漢唐的華夏文化,又源於古希臘的悲劇精神,而思維特徵和藝術格調卻又是西方現代派的,且與近三十年來最深思熟慮的西方人文思想(如解構哲學等)息息相關。在當今漢語文學作品中,這樣的風格甚為罕見”。“木心是以世界精神為體的中國作家。他與世界思想和文學的相通,體現著他與現代的中國思想和文學的相關。”

木心作品目前均由“北京理想國”出版,分別是《哥倫比亞的倒影》、《西班牙三棵樹》、《即興判斷》、《溫莎墓園日記》、《魚麗之宴》、《素履之往》、《我紛紛的情慾》、《瓊美卡隨想錄》、《愛默生家的惡客》、《詩經演》、《雲雀叫了一整天》、《巴瓏》、《偽所羅門書——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木心畫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