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
中國歷史在1978 年揭開了新的一頁,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開始擺脫“左”的思潮的陰影,向著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方向前進。中國美術的面貌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1979 年~2009 年這30 年,國家確定的改革開放的政策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人民的物質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這都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美術事業的健康發展。30 年來,中國美術大致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1979 年~1984 年,撥亂反正時期;1985 年~1989 年,“'85”前衛思潮激蕩時期;1989 年~1994 年,“’85”思潮余緒與復歸傳統思潮興起時期;1995 年~2009 年,多元化格局形成與張揚個性時期。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會議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之後,文藝界在批判十年文革罪惡文藝的同時,也反省和檢討前17 年(1949 年~1976 年) 文藝政策的失誤,努力探尋符合藝術創造原理的道路。走在前面的是經歷了“文革”風暴和上山下鄉鍛鍊的青年人。“四人幫”垮臺後,敏感的青年美術家在北京、廣州、瀋陽等地自發地組織、創作社團,探討美術如何關注和干預現實,探索新的藝術語言,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北京公開舉辦展覽的“星星畫會”,繼而是批判“文革”災難的“傷痕美術”的出現。70 年代末期,受社會變革的鼓舞和寬鬆文藝政策的激勵,四川美術學院一批在校學生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創作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繪畫作品,有反映文革武鬥的題材,有表現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生活的內容,更多作品則是描寫農民和農村生活。曾經在大巴山與農民生活多年的羅中立,以他真實刻畫山區老農形象的《父親》,開中國美術界反映社會真實面貌之先河,震驚中國社會。因為這批青年畫家的作品多是鄉村題材,被人們冠以“鄉土畫派”的稱號。又因為作品具有題材小、生活情景苦、形象面貌舊的特點,被一些人批評是“小、苦、舊”。但作品中體現的現實主義精神在全國美術界産生了積極影響。
在北京和其他各地,也出現了與四川鄉土畫派相呼應的反映農村真實生活的作品,一反以前“鶯歌燕舞”式的描寫,如孫為民、王懷慶等人的油畫。其時,一些早已在畫界成名、具有學院修養的畫家如靳尚誼、詹建俊、朱乃正等,也推出一些有新意的作品。而稍後,他們的學生楊飛雲、朝戈、王沂東等,也開始嶄露頭角。
70 年代末之後國門逐漸打開,“西風”吹來,帶來了許多新鮮事物,使我們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廣大中國藝術家一直關注而不敢也無法問津的西方現代主義美術,通過各種形式蜂擁而來,使我們一時眼花繚亂,難以分辨其中的精華與糟粕。而社會前進的步伐則要求人們不安於現狀和進行創新。在美術領域,要求擺脫束縛美術創作繁榮的舊模式和進行創新的呼聲很高。但如何創新,則在藝術家中有不同的見解。借鑒包括西方在內的現當代藝術觀念和實踐經驗,是創新的途徑之一,在這方面青年人走在前面。青年人對束縛藝術繁榮的舊模式和外來的新鮮事物很敏感,有改革美術現狀的勇氣。以北京為中心的“’85新潮”美術,實際上是青年美術的革新思潮,它們不僅從藝術理念到表現形式上顛覆“文革”和“文革”之前“左”的條條框框,而且要大膽引進西方現代主義以至後現代主義的藝術試驗,主張藝術創作中的個性自由。一時間新流派紛呈,有強調生命意識的,有主張理性繪畫的,有從事抽象藝術實踐的,也有進行觀念和行為藝術創作的……但真正能在當時發揮作用和在美術史上留有記憶的,還是那些在內容上對社會現實有針對性、在語言上有真正革新意義的作品,如徐冰的《天書》等。儘管“'85 新潮”有過激的一面,它對中國當代美術朝著現代方向的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85 新潮”沉寂之後,一股反撥新潮的力量蓄勢待發,在90 年代上半期形成新的復歸傳統的思潮,反映在中國畫領域是對文人畫寫意傳統和筆墨的關注,而在油畫領域被稱為“新古典”寫實畫風應運而生,其代表人物便是前面提到的靳尚誼以及他的學生楊飛雲等人。他們堅持從歐洲古典藝術中吸收養分,紮實解決中國寫實油畫在造型結構、色彩運用和空間表現方面的問題,並把目光轉向傳統中國畫,從寫意文人畫的筆墨中吸收養分,以加強寫實油畫語言的神韻。不過,“'85 新潮”的沉寂並非表明前衛藝術的止步,一些熱心探索的青年人仍在繼續做各種試驗,以求有所突破,也可以把這種現象稱為“'85新潮”的後續,但他們的藝術試驗已進入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模倣西方的成分逐漸減弱,中國元素逐漸增多。
進入90 年代之後,美術界出現的突出現象是藝術市場的興起。市場大潮不僅影響著傳統形態的美術,而且使前衛美術也受到市場的制約,染有商業化的色彩。如何利用市場經濟推動藝術的繁榮,又不讓藝術俗化為純粹的買賣交易是擺在中國藝術家面前嚴肅的課題。事實已經表明,不論是從事傳統形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還是熱心前衛探索的青年人,都有相當一部分人合格地經受了這種考驗。90 年代中期,中國美術的多元化局面逐漸形成。文藝多元化的觀念和實踐來之不易,很多年來,有人只承認多樣化而反對多元化這個概念。其實,多元與多樣兩個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多樣指品種、品類、樣式,多元則主要指觀念形態。如果沒有多元的觀念,品種、品類和樣式就不可能真正多樣化。中國美術多元化局面的形成,有著具體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環境。美術作為文藝的一個品類,其發展必然與中國的社會和政治背景密切相關。美術領域的多元格局只可能開始出現在“改革開放”政策逐步深化和民主與法制逐步走向完善的90 年代。其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形成,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對文化藝術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增長。而且,隨著富裕階層的出現和人們受教育水準的差距,人群中的文藝欣賞水準的差異也逐步顯示出來。與此同時,藝術家之間審美追求的差異也越來越大,藝術創作自由也必然伴隨著社會民主政治而逐步擴大。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藝術的需求,不僅會在品種、樣式上體現出來,而且還會反映在藝術觀念上。舉例説,在社會上流行的“前衛”藝術,其基本傾向是對社會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帶有揭露和批判的性質,採用的是“反傳統”的表現語言,與以“歌頌”和表現正面形象為主的傳統藝術大相徑庭。對前衛藝術採取寬容的態度,只有在社會民主寬鬆的環境中才有可能;對這種藝術的理解和接受,只有在大眾的文化教育水準提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再舉例説,藝術的某些商品屬性本是沒有爭議的問題,但長期以來,由於我們的文藝政策偏“左”,對藝術市場諱莫如深,將其視為大忌,從而束縛了藝術的繁榮。當市場經濟大潮洶湧而來,藝術走向市場時,必然會出現一些藝術作品迎合市場需求的低俗化現象。對這種現象,用行政手段壓制不會奏效,而只能採取在承認其合法存在的前提下,採取引導的方法。與前面提到的“前衛”藝術與“市場化”藝術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藝術形態,那就是堅持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堅持反映現實生活,堅持為大眾喜聞樂見原則的藝術創作,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多元”是一種現象,不是藝術作品評判的標準。但“多元”也是社會文化的一種價值觀,只有在尊重藝術創作自由的民主社會,才可能出現“多元”的局面。“多元”中難免出現混亂,不過“多元”不能與混亂混為一談。多元有序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看看今日美術界,既有十分活躍、派別林立的寫實油畫,也有探尋新表現性語言或抽象形式的油畫派系,還有用嘲諷、戲謔和荒誕語言批判現實弊端的繪畫創作等等。實驗性水墨畫已打開了自己的生存空間,綜合材料和觀念性的美術創作在國內外展事上頻頻亮相,並受到世界藝壇的關注。
回顧近30 年的中國藝術歷程,我們不能不為它取得的成果而高興,雖然前面還有很多的路要走,道路也不會平坦,但前進的航程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的,因為我們有悠久的藝術傳統,有智慧勤勞的人民大眾和代表他們利益的知識精英,我們的藝術家有開闊的視野和胸懷,有勤奮的探索精神。
邵大箴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