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知識在社會中的運用”三聯展亮相北京季節畫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12 17:00:4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張玥 “寫生張玥工作室”項目 前言

張玥——“寫生張玥工作室”項目

藝術家張玥在微信朋友圈裏這樣打廣告“希望所有看到這條資訊的朋友都來畫幾張,鑰匙在門口小屋頂上!走時留下寫生,幫我鎖門。多謝!” 消息一齣,立即在微信朋友圈內不斷擴散轉發,大家都慕名而來。參與其中的不乏藝術院校的學生、畫廊工作人員、藝術家們,如沈少民,吳玉仁,史金松,琴嗄,孫原,劉展,戴卓群,Boers-Li畫廊、楊畫廊等圈內朋友;也包括未曾謀面的外地朋友、海外友人、老師等其他職業的圈外群眾。

展覽當天,張玥為觀眾呈現了194件作品,另有6件作品仍在創作之中。展覽內容包括繪畫、雕塑、現成品加工、裝置等各種藝術形態。


展覽現場

        而無論是利用工作室中的食品包裝袋和茶葉紙等二次創作的精緻小品,還是比量工作室之後繪製的空間建築平面圖,亦或是介於各種流派之間形神兼具的張玥畫像,以及看似某種語匯“演算”出來的對張玥的定義,都體現出了張玥及其工作室中的元素,拓展了寫生工作室作品的無限可能性。

        “這像一場人民戰爭,生態對生態。”張玥用他的方式創作了這樣一件作品,顛覆了藝術家個人對作品創作的單一模式,轉而將創作全民化,以創作的生態對接觀眾生態。現場有觀眾問道:“哪件是張玥的作品?”,有人隨即調侃:“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哈哈!” 其實,正如博伊斯提到的“人人都是藝術家”,這些作品屬於每一個人,也不屬於任何一個人。


張玥  “寫生張玥工作室”項目 現場

        正如崔燦燦作品倣前言裏提到的:“一種臨時的失控的藝術方式在近幾年開始不斷發生,藝術正從固定的空間和時間走向社會,走向街頭,走向藝術之外的荒原。在此時此地“藝術”成運動中的動詞。


張玥 “寫生張玥工作室”項目 錢龍作品

        張玥在網上和朋友圈中發佈了邀請,從開放的第一天起計劃收集200件作品,每個人通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共同形成了這個結果,無論是何種方式,它都伴隨著參與,認識,確認的形成。在今天,藝術即是一個物化的結果,也是一種社會秩序,源自於藝術家之間互助,個體通過對他者的介入,不斷調整與社會的距離,從而改變關係,重構社會。如果説,當我們開始重新討論什麼是藝術,什麼是組織的時候,藝術便在此刻生動的存在,它便重新獲得參與未來的野心。


藝術家張玥與參與藝術家楊松

        據悉,張玥還將擬用類似的方式在社會不同階層和職業領域展開系列作品的創作。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3年12月15日。


張玥 “寫生張玥工作室”項目 厲檳源作品


展覽現場


張玥 “寫生張玥工作室”項目 感謝名單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