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天堂——邱光平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09 14:27:28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9月6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的“天堂——邱光平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舉行,藝術家邱光平以繪畫、影像、裝置把美術館整個二樓打造成一個對“靈魂”進行終極追問的藝術空間。此展為第四屆廣州三年展成功舉辦12年以來,首次以個人作品展作為特別項目展出。

關於靈魂的終極追問

展覽策展人吳鴻認為,邱光平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人的內心慾望的表達方式。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以及作為這個世界的表達方式的文明模式,其實都是人的內心慾望的具體表現,這就是這個展覽主題“天堂”的由來。

藝術家對“天堂”的描述十分完整——既有架上繪畫,也有影像、裝置、數字化形式,手法多樣。分別從精神性和物質性的角度來追問對於“天堂”的不同理解。如果説邱光平的西藏題材是對於“天堂”精神性的詮釋的話,那麼,他的珠三角地區打工者工棚的裝置作品《天堂B面》,則是指向現實情景的真實還原,是對物質的浮華“天堂”的另一種解讀。

廣東美術館館長羅一平認為,“天堂”的主題經過發展、變異、轉喻,最終歸結到對於人類靈魂和人類終極命運的追問之中。所以,這個展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目前藝術策展的觀念、走向和水準。

從野馬到禿鷲——通往天堂的道路

在此之前,邱光平以擬人化、咧嘴嘶鳴的馬為符號為藝術界所認識。表達近乎聲嘶力竭的躁動、發自內心的本能般的激情,是野性的符號、生命的象徵。這次展覽除了延續這一符號之外,邱光平展現出對這一符號的突破、對生命進行終極追問的更為原始的衝動。禿鷲以及燃燒的炭火成為新的符號出現在他的新作中。無論是構思、製作到最後的展覽呈現都具有週密的完整性。藝術符號的延續和轉換也使他的作品獨具魅力。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楊小彥指出:邱光平的作品由野馬到禿鷲,這不僅是一個描繪對象的變化,而且還是一個思維的跳躍。在邱光平的隱喻系統中,野馬代表一種世間的掙扎,一種荷爾蒙式的生理衝動與本能狂暴。禿鷲則是引領天堂的使者,從而成為步向天堂的真實起始。邱光平的作品《天堂一號》極具視覺震撼,19米長的油畫畫幅上,黑壓壓的禿鷲聚集一處,畫的中央一匹野馬驚恐嘶鳴,構築著通往天堂的道路,象徵了經過肉體的煉獄之後精神的昇華和解脫。這幅作品可以看出邱光平在繪畫語言上的聯繫和轉型。所以,這個展覽既是他創作發展的轉捩點,也是他對人類的社會、文化問題思考的自然延續。

對於這個具有宗教意味的主題,邱光平直言——我的繪畫和宗教沒有關係。作為藝術家只是從藝術的角度去觀察、思考。與宗教沒有直接的關係。

當代作品更講究展示空間的完整性

為了詮釋“天堂”這個主題。在展覽的視覺呈現上,藝術家和他的團隊煞費苦心。事實上,當代藝術作品更強調展示空間的完整性和獨特性。

在進入展廳的通道前言位置,處理成了一個“轉經筒”的樣式——展覽的前言文字按照逆時針的順序排列出來,觀眾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同時,就像按照一個轉經的方式游動在空間中,或許,觀眾不需要完整地閱讀這些文字,但在遊走的同時,偶爾映入眼簾的關鍵詞,就會讓人進入到某種象徵性的心理暗示和空間語境之中。

展廳之間的走廊兩側,陳列著邱光平2012年開始創作的作品《天堂日記》。他在整年的時間裏,根據世界每天發生的新聞,每天畫一張畫。然後,這製作成日曆樣式的作品。在這時空中,可以感知世界的變化和冷暖人生……

在其中一個展廳中,只安置了一件裝置作品《天堂二號》。進入其中,觀眾會被神秘的氣場所感染:浮動、夢幻的光影,高聳的圓錐形天井,只透下一縷神秘的光線,抬頭赫然見到的是一組閃著寒光懸挂的刀片,讓人不寒而慄。這種強大的氣場讓人震撼,讓人深思……

邱光平介紹説,這件作品是完全根據美術館展廳的空間結構來創作的。為了測量空間的具體尺寸數據,先後多次來現場勘查。作品包括燈光、霧氣等細節在他的工作室全部調試好了,務求使作品展示效果達到最好。而這些展廳的空間數據可以為以後的藝術家展覽提供數據參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