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時光膠囊
今天,他的形象依然被印在T 恤和畫冊中,他從1960年代開始直到1987年去世,用於記錄日常工作生活的《時光膠囊》(612個放滿生活物品及信件雜物的紙箱子)也成了被看的對象。人們打開那些紙箱,像考古發現般地驚喜。這些資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去了解安迪的私人世界,以及藝術家所處的社會和藝術文化環境。這應該也是安迪樂於見到的一幕,他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
當代館的策展人馬立表示:展廳的文獻櫃裏展出的是第237個“膠囊”,在裏面可以看到“倩碧”的包裝盒,也許是裝過松節油的玻璃瓶,照片、幻燈片、商品標簽和信件等等物件。在另一些時光膠囊裏,人們甚至發現已經腐爛的蛋糕,可見安迪想回到孩童時代,只想收集和保存美好的單純初衷。另外,她也表示這次的回顧展覽將根據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場館特點進行佈置,展品相比香港站會更多一些,孩子們還可以參與動手實踐的藝術工作坊,相信觀眾通過這一個回顧展會對這位非常有愛的藝術家有更詳細的了解。
對話安迪·沃霍爾美術館館長
A=埃裏克·夏納(Eric Shiner)
記者 :本次展覽的準備時間有多久?
A :四年半前,當我開始擔任美國安迪·沃霍爾美術館館長起,想要做第一件事是把安迪·沃霍爾的藏品帶到亞洲。所以這個項目從四年前開始籌辦,我想要把安迪·沃霍爾的展品帶到中國來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作為一個當代藝術的學者,一直很關注亞洲當代藝術,尤其是中國和日本當代藝術,所以我也深知安迪·沃霍爾對中國當代藝術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我希望通過本次展覽讓中國的藝術家和大眾能夠親身體驗到安迪· 沃霍爾的優秀作品。
記者 :安迪·沃霍爾與中國的淵源從何開始?
A :安迪·沃霍爾第一次來中國是1982年,大家可以從展廳裏看到他當時來中國拍的一些照片。他當時去的是北京,做的是很多遊客都會做的事,去的是長城和天安門。其實他和中國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在1956年的時候就來到了亞洲,當時他去了日本、泰國和中國香港。他在去亞洲的路途中發現有很多寺廟的佛像都包上了金帛,這也給他很多靈感。等到他回到紐約之後,在很多的繪畫作品上也使用了金帛,我們也可以在展廳裏看到這樣創作手法的作品。
記者:安迪·沃霍爾和他的作品揭示了什麼?
A :本次展覽也是我們安迪·沃霍爾美術館首次舉辦如此大型的展覽,在本次展覽中展出了藝術家400件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完整記錄了他的藝術創作生涯。而不管安迪· 沃霍爾使用的作品是什麼媒介,還是這個作品尺寸和大小,他們的作品有一些共性,就是他關注的是整個當代人的精神,也就是在1950年至整個80年代末,美國文化的精神。而這些其實是安迪·沃霍爾對整個社會作的記錄,可以在他的作品裏,不管你是來自哪,來自哪個國家,都能夠看出這些文化中共性的東西。所以安迪·沃霍爾的作品是他對社會的研究,具有整個大家都能看到的普世性。
記者:今天安迪·沃霍爾的作品價格已經非常高了,如果藝術家在世會怎麼想?
A :安迪·沃霍爾已經逝世26年,如果他知道自己的作品現在在拍賣市場上的反應他會非常開心。其實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他自己就能通過把自己的藝術作品售出而獲得巨大的財富,不過我們如果去看安迪·沃霍爾他最早期的作品的話,比如“金寶湯系列”,一幅畫只賣100美金,卻仍然在畫廊賣不出去。現在你想想看這個價格就升得非常高了,4000萬至1億美金以上,這樣的升值速度真的是不可思議,而且安迪·沃霍爾也成為了非常堅挺的藝術指數,他是藝術家中最具有企業精神的。
記者:這次展覽的安迪代表作是什麼?
A :我們這次在展覽中展出了不少他的代表系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時間膠囊”。安迪·沃霍爾其實製作了612個時間膠囊,把他自己從1974年以來在桌子上或者是床頭櫃上放過的東西,都收集起來放在標準大小的紙板箱裏面去分存,平均每一個紙板箱裏他收藏的東西可能會有100 件,我們博物館總共收藏有612個這樣的箱子。這次展出的箱子包括了安迪·沃霍爾的信件、照片等各種各樣的小東西,藝術家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把生活中的記錄留下來,包括他生活的體驗和故事。事實上,安迪·沃霍爾本身已經不光是一個收藏家,在他生活的後期,他甚至已成為一個有收藏癖的人,他家裏,房間裏,從地板一直到頂上都是收藏的東西,在美國這是被稱為有收藏癖的。
記者:安迪·沃霍爾的粉絲們會怎麼想?
A :如果我們現在看同一時間,總是會有安迪·沃霍爾的展覽在同時舉行,但是我們博物館的收藏品數量非常大,我們約有900幅繪畫作品,約數千幅素描作品、版畫作品,此外還有藝術家收藏的1萬多幅照片。之後我們博物館會在全球舉辦安迪·沃霍爾的展覽,所以安迪·沃霍爾的粉絲會跟著展覽在全世界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