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學習單”,使參觀更具趣味和挑戰
“校外文化資源不只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而應成為‘真正的課堂’。”在上海博物館教育部主任郭青生看來,要想將博物館資源和學校教育結合好,有兩項工作必不可少:一是博物館、美術館等校外文化機構要改變工作理念,加大對於教育的投入,為學生創造學習的需求,引導他們對於藝術的興趣;二是主動了解學校教學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培訓,讓學校與校外文化機構聯動起來,提高參觀學習的效果。
上海博物館曾經主辦過一個名為“在博物館尋找主題”的教師培訓班,針對每個展覽製作教育手冊,方便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培訓班只舉辦了一期,來參加的教師數量也有限。“怎樣將這種教師培訓定期開展下去,應該是博物館工作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郭青生説。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從‘創造需求’入手”。郭青生説,在這一點上,學校的主動性也需要加強。在校園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設置任務,例如以“美化生活”為主題設計小房屋的模型,要求是具有中國特色,融入現代化的特點。“現在農村的建築正在逐漸失去文化韻味,利用這樣的實踐,不僅可以讓學生感性了解中國建築文化之美,還能讓他們通過動手實踐知道立方體、球體等結構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有了這樣的伏筆,我相信今後在參觀類似建築方面的展覽時,學生們會有的放矢,學到更多。”
帶領學生到博物館上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梅守真的經驗是,製作“學習單”,創造並引導學生的“需求”。“雖然昆蟲博物館內容豐富,也設置了許多互動環節,但讓學生自己去參觀仍然存在盲目性。”梅守真説,“對博物館資源我們不能簡單地奉行‘拿來主義’,應該努力找到與自己教學內容可以結合的地方,這就需要老師在中間‘穿針引線’,給學生設計‘學習單’,指導他們有計劃、有目的地參觀,這樣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
加強校館聯動,讓博物館成為真正的課堂
梅守真坦言,雖然帶著學生到博物館上課的效果得到一致認可,但想要普及並非易事。這一過程中牽涉到學生的安全、費用、隨隊老師的配置等一系列問題,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麻煩。在這些問題中,“時間”是學校最大的困擾。梅老師説,每次去博物館參觀,算上來回路程,總要一個下午。學生的課程表都被排得滿滿的,這半天時間經常是從期中考試或者春遊的時間裏“擠”出來的。
課後的交流環節一定不能少,在梅守真看來,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梳理在博物館實踐過程中的學習成果,相互交流更是自我認可的過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學習單、交流環節無形中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對課程內容和博物館資源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加大對於教育的投入,這應該成為博物館一項長遠的工作。”郭青生説,“美國當代藝術博物館是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儘管如此,他們也沒忘記開展針對孩子的教育工作。經常可以看到甚至還咬著奶嘴的孩子到博物館去,從最簡單的拼圖和色彩遊戲玩起,從小培養他們對於美的觀察和搭配能力。”相比之下,不管是人力還是意識上,我們都落後於世界一流的博物館。據悉,著名的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近1000名員工中,有上百位是專門從事教育普及工作的,而上海博物館近500名員工中,只有13人負責此項工作。“人員捉襟見肘,就算有好的想法,也無力推廣。”對此,郭青生顯得有些無奈,“理論能力上,我們與國外博物館不相上下,但説到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還相去甚遠。博物館教育的任務很艱巨,但是非常值得投入,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