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是藝術機構必爭之地,全中國就只有這樣一個可以看到新藝術集中的地方,因此這裡成為資本廝殺的戰場,也是常理中的事,畢竟中國人做事情就是“物以稀為貴”的心態,只要沾點798的地氣,就有説事的資本,因此798即便是虛火上身也是旺旺的。
學電腦出身的楊畫廊女老闆楊洋代表了798,80後藝術經營者的個性熱辣,在微網志中回應崔燦燦和鮑棟兩位年青策展人尤倫斯“約架”事件,她和《芭莎藝術》專題女編輯劉品毓後半夜調情前面兩個學術“約架男”,不如“約炮”——這可比798原來的那些過於端著的男老闆們鮮活多了,也比泰康頂層的唐昕、凱旋空間的李蘭芳,以及已經搬到草場地空白空間的田原美女們同胞要高調幾分。一想到,藝術界最聰明的一群腦袋瓜對798的藝術經營思路,也苦於“束手無策”——就姑且把調侃“約架”當作798楊洋們緊繃經營神經之後的片刻歡愉放鬆吧。2012年一股深猛的寒流一吹,才知道藝術界體虛者眾多。最典型的便是,2011年才創辦,2012年9月被《芭莎藝術》隆重推選為展現中國畫廊新銳力量業“2011/2012年度中國畫廊排行榜”榜單No.1的品畫廊,年前方力鈞就圖吉利似的草草在微網志中和它説分手,前景非常不明朗。而白盒子藝術中心也經歷了人事動蕩,但是換人不換運營機制的話,收效方面恐怕還是有待觀察——不是它們做不好,而是一個藝術機構要在798找到好的運營方式,實在是一個考驗。798畫廊經營者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定律”顯示:一旦人們作出了某種選擇,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不能輕易走出去。這也可以解釋798為何一些畫廊無法為續的原因。我甚至認為,畫廊空間可以虛的,展覽可以不那麼趕學術的時髦,但是經營需要無比的實沉,這個環節是最能檢測一個畫廊是否有必要開下去的前提,可是常常本末倒置——很多畫廊把重心放在展覽上,而沒有把精力搗騰出來,和更多社會其他資源進行吹拉彈唱,老套的展覽模式消化了畫廊太多的精力和財力,反而在運營和推廣方面成了最薄弱的環節。如今,很多畫廊經營者都還在證明在非常時刻還能努力的“勃起”,這一點實在有必要刻苦“學習”一下人精黃燎原修煉得那樣徹底的面對現實,似乎從來就沒有動過798的念頭,現在也不見他主理畫廊,更多的是在微網志上普及西方藝術作品常識——真的是拿得起放得下,沒有大智慧恐怕很多人都做不到的。798失敗的畫廊都要怪商業上對自己不夠狠,很多都是稀裏糊塗,並沒有把目光放在長遠,更沒有把“藝術生意”四個字吃透——其致命點在於把798被遊客烘托起來的氣氛當作自己經營的切入點,當然進入時很甜蜜,出來時可能就是赤裸裸了。
從大的格局上看,中國人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消費新興藝術品則是必然的趨勢,798藝術機構就是為這些潛在的需求者準備著,因此只要作品品質有保證和渠道找對,支撐一個藝術機構的買家其實不用太多,這也是798場地仍然供不應求的因素——每個經營者事先都會這麼評估:中國這麼大,誰沒點關係和資源,經營一些藝術品怎麼就不能賣出去?這種心態就是對798最難得的信心保證,也是藝術品之未來價值終會被放大起來的前期最好的鋪墊。如果是我來做798的形象廣告,一定會在798的進門口立個最大的電子廣告牌不間斷的滾動播出:“不消費當代藝術品就沒有新生活”。現在看,798有至少四種“惑色”,一種是,諸如如前所述藝術界打架、“約炮”都要約到798,當然顯示了這個地方致命之“誘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如此情況下,仍然有眾多機構擠破頭都要擠進來;第二種是,成為畫廊經營者們的“困惑”之地。現時798畫廊的存活率越來越不高,實際上很容易扼殺一批中小畫廊“創業家”的活力,也擠壓了798之藝術實踐的彈性空間——也就足夠以説明798機構生存之壓力空間有多大了;第三種是,很多在跨界方面很有能量的人才,798卻沒能提供沉澱下來的環境,甚至很多具有激情的畫廊各路創業人才,也沒有讓他們得到成長性的扶持空間,這種藝術生態鏈構造上空白之“迷惑”,實在令人費解,讓798的文化價值增值,實際上成為最虛無縹緲的事。第四種是,那些富二代背景出身的畫廊進入798之後,藝術品價格上又豈非是普通老百姓們能夠消費得起來?越來越接不了地氣的798現狀,讓很多人神情恍惚,這又是一大“疑惑”;比如,今年藝術機構變數比較大的,一是依託於民生銀行的北京民生現代藝術館就要高調在798藝術生態圈開張,但問題需要向他們提問的是:這裡有生態嗎,我不知道他們決策者當時分析的著陸點在哪?其以金融的方式如何盤活藝術資源,將給798其他機構同行帶來近距離觀察與思考的機會。二是,“伊比利亞”更名為“蜂巢當代藝術中心”之後,他們的出牌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將是一個重要看點,具體方面我已有文章分析,可參考“藝術界的變臉術”一文。當然,如果你如果對尤倫斯還放不下,建議還是重點放在尤倫斯的藝術衍生品開發商和各種觀光客的數據分析上,田霏宇和尤洋的強強組合,對展覽品質的把控太可不比太擔心,兩人都是跨界高手,眼界在國內都堪稱一流,但是別忘了它始終如一的商業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