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陳霄翾綜合媒介藝術作品展”在元典美術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7 15:57:2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纏足,這個在中國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奇俗,已經走向終結;而當下,纏足的形式雖已不再,但女性“纏足”的觀念—-整容、豐胸、減肥等卻仍然延續著……

青年藝術家陳霄翾耗費了近兩年的時間對這些纏足老人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訪問、記錄和研究。並且將以綜合媒介的方式進行呈現,這種呈現不僅僅是她們的纏足、她們的生活記憶的簡單羅列,是想通過這些世紀老人的生命歷程以及纏足文化符號,來展現歷史的變遷和文化桎梏對人性的束縛和摧殘。

這些纏足老人幾乎半生的時間都在跟裹腳布打交道,她們的命運跟裹腳布是分不開的的。而且裹腳布對她們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裹腳布也可以説是一種封建意識的束縛,她們從小受到“不裹腳就嫁不出去”的觀念教育,有的人被家長逼著裹著,不裹就要挨打,挨罵;有的人是家長沒要求,但自己因為耳濡目染的對纏足的熏陶,自己主動要求裹腳,那個年代的女人嫁人是唯一的生存道路,不嫁人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裹腳是嫁人的唯一標準,所以她們必須裹腳。

這些研究資料中記錄的纏足老人是中國最後一代纏足的女性,她們的小腳見證了纏足文化的興衰乃至中國近代史的變遷,她們經歷的風風雨雨無不在這雙小腳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説陳霄翾把每個老人的腳展示出來,並不是獵奇,其實每個人的腳也都是有“表情”的,上面的紋路,污垢,褶皺,也像年輪一樣,體現了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有些人覺得這是醜陋的,不應該這麼赤裸裸的展現出來,其實纏足這樣一種社會現象能夠延續一千多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這是上個歷史時期整個社會的集體形成的審美觀念,簡單地用美或醜是無法下定論的。

“美”在不同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標準和呈現方式,“美”不僅僅是天生的也可以是被訓練或被製造出來的,是可以被塑造的,所謂審美標準,是所謂合乎社會規範、社會道德、社會標準,讓身體合乎公眾認可的美麗尺規,這種標準使用身體接受雕塑形成的,讓行為舉止合乎當代社會要求的規範與動作,但往往體型、行為舉止、行事準則,很難天生自然的就合乎這些標準,於是需要加以改造。

進入現代社會後,三寸金蓮已成為昨日黃花,但纏足的形式已不復存在了,但類似“纏足”的觀念卻一直在延續著,只是換了表現形式。新時代女性的高跟鞋,減肥,整容,隆胸等,無一不是摧殘自己的身體來符合男權社會的審美標準,都是“纏足”的變體形式,骨子裏的“纏足”思想依然如故。

從以前的纏足到現在的“纏足”變體的人造美女,走過了將近千年,現在的人們看古時的小腳女人大多持有批判其醜陋惡習的態度,不知再過幾百年的後人來看現在的美女又是怎樣的一種價值觀,女性群體何時才能把束縛她們的“裹腳布”真正解開。

由北京元典美術館舉辦的,由策展人梁克剛策劃的《纏》——陳霄翾綜合媒介藝術作品展將於2012年11月24日下午三點在元典美術館開幕。同時這個展覽也是元典美術館致力於推動實驗藝術的專題空間“地下實驗場”和致力於支援推動年輕藝術家發展的“新青年系列”展覽年度計劃的開端。

陳霄翾此次的整個綜合媒介藝術展將通過影像以及其他藝術形式,全方位的記錄下那些正在永久“消失”的纏足老人們的“足跡”,出於對她們的集體記憶的留存,還有一種口述史的意味在其中;而她們纏了又放的小腳,她們的坎坷的命運與這些裹腳布是密不可分的;而不同年代審美觀念的不同,對當下女性審美的反思也是作者想在作品中探討的話題。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