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從創作群體到被資本追逐?
從80年代由上至下的一場大的思想啟蒙運動,到90年藝術家走出體質,開始尋求個體化的生存,到如今資本入場,建構一個藝術生態鏈,藝術家成為這個産業鏈中的一部分,成為各個資本所追逐與瓜分的對象。這個發展過程,顧振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為我們進行了分析:“一開始是畫廊如雨後春筍的出現,因為05年以前中國畫廊都很小、很微弱,歐美的藝術生態和産業鏈沒有完全引入,所以畫廊在05年形成了一個爆發性增長,起到了對藝術家的一個支撐的作用,替代了策展人的中心權力機制,但是畫廊很快被拍賣行所架空。因為拍賣行在中國不是一個二級市場,實際上是一個一級市場,直接來包裝和接觸藝術家,甚至來代理藝術家,等於是一、二級市場通吃,變成了當代藝術市場壟斷之一,這個就是拍賣行在中國一家獨大的經驗。後來當然也有一些基金、機構入場,雖然藝術基金和機構在2010年以後紛繁複雜,亂花迷眼,但是仍然沒有改變拍賣行一家獨大的行情,基金只是讓藝術家生産力市場變得更加多元了,成了一個新的經濟體的介入,所以現在跟藝術家發生關係的市場力量不只是有畫廊,有拍賣行,也有基金,當然還有一些學術機構,美術館、基金會,評獎機構等等。現在又出現一些新的可能性,是時尚品牌和時尚文化的加入,因為他們經常跟藝術家進行合作,進行授獎,進行包裝、出資打造藝術和市場的聯姻。還有一種是藝術衍生品的産業鏈讓藝術家做授權,來做藝術衍生品的生産,這兩個力量的介入使得中國藝術家人力資源市場變得更加多元了。”
之所以造成藝術家在近三十年來身份的一個轉向,首先在楊衛看來,80年代向90年代的轉換是被迫與不得已的,楊衛説:“89年,通過血的教訓,通過流血終結了一個時代。我們的一座橋斷了,但是我們藝術家總要過去,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這個記憶當中,這個時候就要在橋上覆蓋一層厚厚的雪,使這座橋看上去沒斷,於是我們很快就滑到了經濟,因為經濟很快地使我們在痛苦中解放出來,使藝術家過上了保暖甚至是富足的生活。雖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的東西,但必須要有這麼一個東西讓我們平安地度過這個坎,至少從審美的意義上要過去。”
批評家賈方舟在接收記者採訪時,對藝術家身份的轉向有了更加深入的分析:“90年代以來,藝術家開始走向職業化,職業化的前提是藝術走向市場,藝術可以用價格來衡量。這樣它就變成一個商品了,雖然藝術家創造的不是商品,但是打扮成商品以後,就可能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就像一個暢銷的東西會被很多人買,經銷它的人會很多,這是一個市場的規律。”
顧振清在接收記者專訪時,對整個中國藝術近三十年的變化進行了描述:“從大局上來看,我認為這三十年的變化是當代藝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種結果,這個大的變化首先是當代藝術替代了以前革命藝術和意識形態藝術一統天下的局面,變成了主流文化形態。”楊衛在接收雅昌藝術網採訪時也説道:“在中國資本社會的到來把藝術家從過去的意識形態的整一社會背景下解放了出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資本對中國藝術尤其是中國當代藝術還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正如批評家賈方舟在採訪時所説:“在過去,藝術家想要成就自我,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地方美協,然後地方美協再送到全國美協,然後通過評選,參加展覽,那是藝術家要成名的唯一的渠道。現在的藝術家可以有多種選擇。”顧振清在採訪時為我們分析了幾條藝術家走向成功的道路:比如通過參加國際上的大的學術展覽;在國際上學術性的美術館裏面做個展;當然,還包括05年之後,學術標桿和學術價值受到一定的衝擊,市場價值和價格被運作和炒作,成為影響大眾媒體和大眾文化的一個熱詞。
資本競逐下的藝術家:重要的是什麼?
當藝術家開始進入市場,主動或者被動成為資本所追逐的對象時,新的問題産生了,楊衛在接收採訪時説道:“商業把我們從政治社會裏邊贖出來以後又變成一個新的枷鎖,商業社會又成了一個新的緊箍咒控制著很多藝術家,比如説我知道的很多成名的藝術家,他希望變一種風格,希望探索一種新的風格,但是商業不接受、不認可,他必須沿襲他原來的符號,這樣就約束了一個藝術家探索和發展。”
中國的藝術家從意識形態上的束縛跳脫,儘管套上了商業的枷鎖,然而在賈方舟看來,對藝術家是有了多重選擇的機會:“藝術家是作為一個主體性的存在,這個主體性的存在是可以左右自己的。可以迎合商業的趣味,去靠攏商業,也可以不迎合商業趣味,讓商業來靠攏你。商業來靠攏你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你依然從事的是藝術。這個和處在意識形態下的時期是不一樣的,因為那時的標準是唯一性的。”
“在商業的時代被商業化的藝術家不能怪怨商業,因為商業不是一個完全壞的東西,它拯救了當代藝術,可以講沒有商業就沒有當代藝術,沒有職業藝術家。所以我們不能一味地把商業説成是壞東西,商業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就是看藝術家怎麼去把持自己。”
“當然,畫廊、拍賣行、基金、企業這些商業機構他們可能是將藝術家當做一種資源,是他們的搖錢樹,但是藝術家自己不能把自己當做商品,因為藝術家是不直接創造商品的,他創造的是作品,由藝術經紀人,藝術商人等等把這個作品轉化為商品,這個過程其實和藝術家是沒有關係的。”
在商業社會的背景下,對藝術家而言,重要的是什麼呢?顧振清説:“藝術家要成就自我主要還是要把展覽做好、把作品做好。”正如楊衛所説:“我想一個真正偉大的藝術家或者是傑出的藝術家是不會受到商業的束縛,只有那樣,藝術家才能跳出來,最終成就一個大的藝術家。”
比起以往的作品,張曉剛的最新創作用他自己的話來説,不是我的思想要畫,而是我的身體要畫。張曉剛説:“從81年開始創作到現在,我已經畫了30多年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講,尤其是對一個已經畫了幾十年的藝術家來講他的動力是什麼?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是來自社會的理想還是來自於內心?我覺得這個問題每個藝術家都需要思考的。社會的理想,成功學的理想,這種誘惑會給你造成很多的壓力,會讓你去想甚至和藝術無關的東西。但是藝術家最重要的動力應該是來自你對藝術本身的一種熱愛。當然這樣説起來有點兒空,就像我覺得這個展覽讓我明白一點,當我畫畫的時候是身體在帶動我的大腦,所以我後來發現其實畫畫對我來講是身體對藝術的愛大於大腦對於藝術的愛,這個體會非常寶貴。過去我們可能是為了藝術史創作,想像我也有一天進入藝術史,這個動力是非常高昂的,但是當你慢慢的畫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或者覺得藝術史跟你沒有關係,或者你覺得藝術史就是那麼回事,種種原因會導致人對過去年輕時候的一種動力,産生一些或多或少的懷疑或者是疲憊,但是當你的身體需要繪畫的時候,你發現這個動力是無窮的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