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因為小美人魚而瀰漫童話色彩,芝加哥則因當代雕塑大師安尼施·卡普爾種下的“千禧豆”平添一股魔幻感。而在中國,城市雕塑的品質良莠不齊,藝術專業的眼光和普通民眾的接受度有時南轅北轍。
12月19日,由搜狐發起的“2012年首屆全國十大醜陋雕塑評選”在北京發佈了評選結果,評選歷時三個月、共收到500萬張網友的選票,最終10件來自湖北武漢、雲南昆明、重慶、北京等地的雕塑榜上有名,湖北武漢的“生命”雕塑因其造型抽象成為被網友吐槽最多的城市雕塑,以超過31萬張選票名列榜首。在此名單出爐之前,一尊老子吐舌雕塑也在微網志走紅。這一名為《剛柔之道——老子像》的雕塑作品,描繪了佈滿皺紋的老子雙手作揖,但其嚴肅的動作卻配上了吐舌的怪異表情,讓人看了非常困惑。
在網友非議和嘲諷之外,一座城市的公共雕塑到底是如何産生的?在美與醜的爭辯聲中,藝術性和公共性應該如何平衡?記者就此採訪了城市規劃專家和藝術家,試圖對此作出回應。
“十醜”中有艷俗有抽象
這場醜陋雕塑評選於今年8月底啟動,入圍的城市雕塑來自網路搜索引擎工具和微網志,包括公共空間中的非臨時性雕塑。主辦方將來自全國20余個省市自治區的59件雕塑作品發佈在評選頁面中供網友評選。截至12月15日,主辦方總共收到投票4983916張,並最終評選出網路票數最高的前十名。
按票數多少,十大醜陋雕塑分別是湖北武漢“生命”雕塑、重慶“記憶山城”吊腳樓雕塑、昆明“靈魂出竅”雕塑、昆明大觀園“裸女”雕塑、北京望京新地標、重慶永州“美女入浴”雕塑、廣西桂林“扶老”雕塑、鄭州中原福塔“小豬雕像”、西安西北政法大學圖書館前雕塑、江西贛州“十龍聚龜”雕塑。其中,有艷俗者如“美女入浴”,雕塑上身全裸,坐在一個水池底部,上面落滿泥巴與爛樹葉;也有抽象者如“生命”雕塑,雕塑由一組互相交叉的枝幹構成,形似鳥巢,上面還落了幾顆“鳥蛋”。
其中,甚至還有一些獲得過業內大獎的作品,如曾榮獲“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年度大獎”的“記憶山城”。這是一個描述重慶當地吊腳樓的作品,作者是雕塑家郭選昌。美術評論家吳應騎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網友沒有全面了解重慶的吊腳樓文化,對這段歷史不了解,所以看不懂這件雕塑作品。而被網友熱議的老子雕塑,於今年9月捐贈給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在評選時間8月27日之後,因此沒有被列入候選名單。作者田世信則回應,該創作出自老子用齒亡舌存展示剛柔之道的典故。
城市雕塑屬於公共藝術
事實上,城市公共場地上的城市雕塑的設立和選用都必須通過一定的審批程式。在每個城市的規劃系統內,都有一個城市雕塑管理辦公室來專職負責城市雕塑的審批。不過,理論上城市規劃者在規劃的同時就應該把城市雕塑這一元素納入整個系統中,甚至需要配合所放置的位置提前確定這一雕塑是要抽象還是具象、是金屬材質還是木質,然後再通過競賽、招標或者直接購買來進行落實,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卻仍然會産生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
首先的一個問題是,有時一些豎立雕塑的地方是否屬於公共場所屬性並不明確,有些廣場是面對大眾的,但卻隸屬特定的樓宇。另一個問題是,雖然對一些標誌性的場所會由市級規劃局掌控,但很多權屬都在區級規劃局手中,但規劃局可能對這一塊顧及不過來。
針對城市雕塑的建設過程,有藝術家指出這實際上是城市的管理者、雕塑家、開發商、公眾四個方面在城市公共空間博弈的結果。公共雕塑美的打造需要這四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接受城市公眾的審美檢驗,有關領導要多聽取專家和藝術家的意見和建議,尊重藝術本身的規律和法則。而之所以出現醜陋雕塑主要是利益驅動,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城市雕塑建設就變得市場化,建造雕塑成了交易,雕塑家可能為了經濟回報而喪失底線。
規劃專家伍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藝術作品的美與醜通常不會有完全統一的認知,但城市雕塑屬於公共藝術的範疇,需要考慮公眾的接受程度。“被公眾接受的才稱得上是公共藝術,”伍江説,“此外,在作品的好壞之外,放在哪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有時候放在這裡不好,不意味著放在那裏也不好。”比如放置在徐家匯綠地的不銹鋼城市雕塑,放在南京路可能就不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