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呂岱如
台北市立美術館於今年3月底以公開徵件方式徵選“2013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策展計劃,日前由策展人呂岱如出線,遴選了包括台灣藝術家許家維,臺德混血藝術家白伯恩(Bernd Behr)與捷克藝術家凱特裏娜.色達(Kate ina edá)的這個結果,近日不但引起了台灣藝術圈的一篇譁然,相關的評論和意見現今更是在臉書上持續延燒,掀起了有關這兩位外籍藝術家的代表性、正當性及其與台灣的淵源、台灣館的定位、北美館雙年展辦公室的遴選和評估機制、雙年展辦公室的封閉性、重新評選、徵件、重組雙展辦和撤換雙展辦主任張芳薇的聲浪、評審委員對於威尼斯雙年展操作的潛知識權力及其所給予的包容、想像和討論空間間的不對等、相關知識和經驗無法傳承、雙年展辦與評審委員的“啟蒙”與“逼從”姿態,甚至是“台灣館”這個想像所彰顯出的國家的惡性角色,以及“非關國家”的可能性等一連串的問題。
針對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近日由策展人呂岱如出線,並首見“老外”代表台灣參展的這個結果,《聯合報》記者周美惠首先在11月19日進行了披露。11月21日,臺藝大教授廖新田便首先在報紙上發難,提出了他的質疑:“我不禁要問幾個簡單的問題:這類的國際藝術展以外籍藝術家代表參展,是常態還是特例?在上百個國家館中有多少展館如此操作著?至今,我們社會的現當代藝術發展,是可以到跨文化、超國界的地步,還是在文化政策上需要刻意地培植有潛力的本土藝術家?台灣藝術家能代表台灣館的真的是“用”光了嗎?”而就在隔天,記者吳垠慧首先也刊出了相關的報導,並唿應了廖新田教授的質疑,撰寫了〈找不到淵源非在地出線趨勢還是特例?〉一文。
在報導中,吳垠慧也針對台灣藝術家陳浚豪和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進行了訪問。陳浚豪直言:“台灣已經“進化”到如此國際化了嗎?好像台灣沒有藝術家了。藝術家用生命做賭注,卻要受到這種打擊。”謝佩霓也保留地説:“釋放這麼大的空間給外籍藝術家,台灣是否已經到達這樣的階段,我不敢肯定。”謝並質疑,呂岱如的“此次提案究竟是企圖介入什麼樣的生態、狀態、機制?如何介入?又為何介入?這些關鍵策展人還是得嚴謹以對才是。”
吳垠慧直言:“爭議點嚴格説起來也不是藝術家的外國人身分,而是,這兩位藝術家長期以來與台灣的關連性是什麼?是否深刻到足以代表“台灣館”?”
而就在同一天,視盟不但在臉書上針對“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事件”發文設立了一個訊息匯整與意見交流平臺,“歡迎大家分享交流彼此的看法”,策展人謝慧青也在自己的臉書上發佈了她曾提出但落選的威尼斯雙年展提案:“垣民意識:台灣垣住民當代藝術前進威尼斯”。
當天,北藝大美術系的黃建宏教授也在臉書上首先提出了他對於這次評審委員名單和背後的那位“策展人的策展人”的質疑,並在隔天也發佈了他結合近年所不斷發展的“微型感性”(micro-sensible)與法國哲學家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的“感性分享”概念所構想的2012台北雙年展的落選提案“一天,會-做”(One Day, Meeting-Making),以及從德國劇場導演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的劇作《混凝土》(Zement)與“潛殖民”(colonia obtusus)的概念出發,和藝術工作者王柏偉一同策劃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落選提案“混您土-mix-terre-神秘的MIT:一個聲音.實驗電影計畫”。
而就在隔天,同樣落選的策展人秦雅君也在臉書發表了他的落選感言,並對“主辦單位關注“有效性”的程度”和“主辦單位及評審委員所強烈表現出的指導者與施惠者的姿態”這兩點提出了她對於這整個“屈從”過程的觀察和質疑。再加上策展人吳牧青近日同樣在臉書所發佈的“LOFT –反“正典”藝術廠辦:Fluxus50週年文件展與新樂園20週年回顧展”落選提案,與其在臉書上所po 的藝術創作一道,藝術家的臉書在近日似乎不但成了黃建宏所説的“台灣策展懸案調查”的最佳場域,更是另類地成了以臉書為展場的“藝術政治”—而非“政治性藝術”—的某種新型態的策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