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法國藝術家創新名畫 讓劊子手調轉槍口離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6 11:20:46 | 文章來源: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晚的槍殺》

貝特朗·巴龍《調轉你的槍口》

“巴黎對畫南京”畫展昨日在南京奧體中心內的更斯藝術館浪漫開幕,著名昆劇演員孔愛萍、顧玉、施海濤扮成《牡丹亭》裏的杜麗娘、柳夢梅、春香,翩翩上臺為貝特朗·巴龍與楊小民的繪畫學術展剪綵,紅酒香檳崑曲穿插點綴,真是中西融合,洋派古典。

頗讓人感到新鮮的是法國藝術家貝特朗·巴龍帶來的一組5幅畫:第一幅是繪畫大師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晚的槍殺》,後面三幅是巴龍臨摹的草稿,最後一幅是他的創新之作《調轉你的槍口》:把戈雅原作中對準犯人的槍口調轉了過來。

名畫近年來遭遇惡搞的不在少例,諸如蒙娜麗莎被畫上鬍子之類。不過,巴龍這次對名畫的創新卻是一次嚴肅的創作,“為了表達對和平的祈禱”。《1808年5月3日夜晚的槍殺》是戈雅抗議民族壓迫、控訴侵略戰爭殘暴的最有力的作品之一。深夜,一隊動作統一的劊子手正在槍殺被抓來的起義者。劊子手們機械無情地在射殺,畫面上看不到他們臉。起義者們中心人物是一個對著槍口的白衣起義者,伸開雙臂向死亡挑戰……巴龍在臨摹的畫中改變了劊子手的形象,變成了一隊扛著槍遠去的背影。開幕式上,巴龍説,這是為了紀念巴黎公社140週年而創作,這樣的“臨摹、構圖和創新”,用意何在?巴龍説:“幾乎所有的名師巨匠在臨摹其前輩時都表現出了驚人的才華,需要説明的是,我所做的不僅是簡單的臨摹複製,而是通過加工、不斷地汲取精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與貝特朗·巴龍一樣,南京畫家楊小民也喜歡在作品中反思人類歷史,關注現實生活。開幕式背景板上還噴繪出了巴龍的攝影《辛德勒集中營》的照片及楊小民在非洲部落裏手持長矛格鬥的照片,以此警示人們記住人類史上曾有的黑色災難,使畫展更具歷史的滄桑和人文的醒悟。

揚子晚報記者 馮秋紅文/攝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