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筆者有機會走訪了台灣多家美術館,與在大陸走訪過的美術館相比較,縱觀各項綜合的配套服務、設施,台灣本土的美術館基本都與國際美術館接軌,做得詳盡、完善。
可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一些問題還歷歷在目,美術館的基本功能包括館藏、展示、研究,但是在日益急速的發展、變化中,美術館的這些功能是否也會跟著過度擴張或是消失,或是進入另一種新的可能性。
關渡美術館
由藝術家主導以策展專業為運作核心
關渡美術館為了做到成為了使廣大觀眾喜歡且認的同美術館,以策展專業為運作核心,經營藝文社群對藝術環境議題之關注,積極建立本館與本土、世界各地各公私立美術館、及民間藝文機構的合作關係,廣納各世代及民族界域。該館的展覽特色在各項以台灣、亞太為議題的當代藝術策畫展、國際交流展、駐館藝術家創作展、年度申請展等,以及自2008年創始的關渡雙年展,展覽內容多元,兼具現代藝術跨領域以及與文化創意結合的特色。以學術的、小區的美術館為概念模型運作,積極的作為大學與小區聯繫的橋梁,同時扮演著美術專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角色。進而透過展覽與國際藝術社群接軌,成為國際對話的平臺。關渡美術館長期性地自行策劃及邀約推出相應的展覽,每一次策劃的展覽都作出了配套措施,他們努力讓好的藝術作品、在好的空間內呈現。美術館儘量在有限空間內開發出自己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他們常做自我反思:如何做展覽?
與一般美術館不同的是,關渡美術館因位於台北藝術大學內,所以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她不僅為大眾提供了接近藝術的大平臺,同時她也是成為學生觀摩、老師教學的第一現場,成為博士生、研究生撰寫論文時的第一手調查現場。這一些優勢都足以讓年輕一代的藝術家激發更多的靈感、創作活力。
台北市美術館外觀
到美術館體驗星光夜 夜間開放更聚人氣
台北市美術館自2001年開始嘗試跨界的展覽策劃,特別是時尚、家居設計、精品、動漫等等跨領域的藝術性展覽。從他們這幾年的跨界展覽案例,可以看到北美館由一種強調藝術時代風貌觀念的展現,向多元藝術生活美學靠近,體現一種當代文化發展的趨勢。
北美館每逢週六夜間開館,此項措施通過企業贊助得以實施,自2005年10月1日開始至今已邁入第六年,為北美館打造更多元的活動增添了不少異彩。北美館將以全館展場、中庭、藝術書店、餐廳的開放規模,搭配夜間七點親子導覽、假日夜間親子活動、藝文展演、人文影展等各項配套活動,在週末夜提供一個藝術專業與氣氛活絡的活動能量場。夜間開館除了精彩之展覽及特展參觀外,每月他們都自行策劃“TFAM畫像劇”表演藝術及“TFAM打開創意”演講。夜間活動均適合各類的觀眾參加,夜間參訪行程更加豐富,讓白天沒法來館的朋友有機會使用美術館,歡迎大家多多利用、參觀,體驗夜間風情的北美館。若觀眾提前在下午四、五時左右抵達,通常可以在公園或大廳欣賞到北美館著名的夕陽與彩霞的美景。
台北當代藝術館
利用替代空間創造當代藝術實驗基地
從展覽空間的使用方面來看,由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場館空間比較特殊,以致他們時常會考慮如何將美術館打造得更具當代藝術性以及表現當地特色的當代美術館。他們便開始觀察、開拓周邊可用的替代空間,借由當代藝術元素的介入與引領,激發社區民眾增進美感意識和生活創意,以藝術的方式,為周邊社區注入訊的活力,為城市舊區再創新價值。
台北當代藝術館從本館的廣場至捷運站(地鐵站),發展了大批量的公共藝術設置的創作項目。在原本機房林立的地鐵中山站線型公園區,據説原來僅是荒涼、無人問津的流浪漢聚集地,于近年開始逐漸化身為美麗的藝術公園,讓周邊生活及路過的民眾有了漫步、駐足休憩的理由。台北當代藝術館以“捷運之便+慢活之樂”作為整體策劃的主軸,針對地鐵站淡水線及中山生活區的特性,邀請了部分當代藝術家,依據當地環境特色,運用不同媒材及表現手法,量身打造了幾組公共藝術作品,而且這個項目還將作為藝術館長期發展的項目繼續進行下去。成就了台北市中山區的老空間發生的新故事。
台灣美術館
守護台灣本土視覺藝術資源的美術館
台灣美術館以建立完整台灣美術發展體系及具風格特色之藝術品為收藏主軸,從明清時代臺閩文獻至日治時期、現代主義時期及戰後多元發展之當代藝術作品等都在典藏之列。為能更完整研究與詮釋台灣美術發展的多元樣貌,使民眾藉由觀賞美術作品,了解台灣文化的演變與藝術轉換之間的關係,他們特別關注地域性的特色,以台灣美術發展脈絡之時代縱軸線,及藝術家作品內在質地與特定時空發展關係的係譜橫軸線交織進行典藏。為增進藝術資産的活用,與開創國際藝壇對話的平臺,除完善管理、保存外,並藉由e化資訊科技的輔助,讓各界普遍了解台灣藝術所呈現的多面貌及藝術家代表作品的特殊性。據悉,台灣美術館的館藏品高達上萬件,目前該館的庫房已處滿庫狀態,新的庫房也在加緊建設中。
台灣美術館研究組以台灣本土美術為研究核心,負責策劃常設展的主題、出版研討會論文、美術學術季刊與台灣本土美術相關係列叢書,研究組並與大專院校合作,規劃台灣美術主題研究、學術研討、論文出版等。進一步規劃系列的常設展,介紹本館重要典藏作品,拓展台灣美術史跨領域的界面,提升本館與國際學術機構對話的空間,更深植台灣美術主體性系列研究,結合典藏、展覽、推廣等功能,將本館打造為教育性與藝術性兼具的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