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外界的詬病,浙江山水畫家也意識到了自身畫風存在的不足,積極聽取了外界提出的意見,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尤其是那些中青年畫家,在風格樣式和畫面效果上費力良多,力圖改變單一的繪畫風格。但現在看來,力度不夠,效果不佳。外人看一眼就能看出浙江畫風的影子,並沒有真正在繼承中予以創新。
過於注重傳統的培養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畫家們的創新能力,落入古人的窠臼中而很難再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所謂“筆墨當隨時代”,石濤早在200年前就已提出。所以浙江山水畫壇所要亟需改變的,一是打破風格單一的局面,使畫作內容多樣化,風格多樣化,緊隨時代,反映時代,變革傳統技法為當代的繪畫語言。二是改變相對偏軟的繪畫風格,創作一些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作品,浙江畫家樂於表現恬靜韻盈的自然場面,喜歡結合自身的筆墨優勢,在寸山片水中、一草一木中彰顯大千世界。這種繪畫固然韻味十足,很值得玩味,但更多地給人感覺是畫家內心情感的獨自表露,很難引起觀者的共鳴,更不要説有多少氣勢和感染力了。
浙江是中國山水畫高地——黃賓虹、陸儼少等浙派大師的藝術觀念、藝術思想、藝術方法已是深深地烙進了當代新浙派畫家的筆墨之中。在“浙江重大歷史題材”等當代中國畫中融會了現代審美元素、裝飾元素的山水畫創作中,不難看出,其骨子裏仍然是《富春山居圖》山水畫的一種變體。瑰麗中有了剛健、大虛中有了大實的藝術佈局,其本身就在浙派山水的本義之中。而在其靈動老健、氤氳大氣的筆法和墨法之中,又不難找出浙派大師與黃賓虹的積墨、宿墨技法,以及和陸儼少山水雲水圖像之間的某種淵源繼承關係:筆墨在精細之中透發著豪氣,在秀潤之中隱含著剛健,在靈動之中又表現出老辣,在墨色淋漓的筆墨之中,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江南文人的憂鬱氣息。本報記者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