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歷史的輝煌不僅發揮著凝聚和創造的力量,更成為今天的財富和明天的希望。在《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文化彰顯魅力”第一次獨立成章。未來五年,北京要成為充滿人文關懷、人文風采和文化魅力的城市。晨鐘暮鼓的恢復與音樂産業園區中國樂谷的崛起,古都風貌的重塑與798藝術區作為城市名片的再造……3000年厚重歷史的文化古都、特大型的國際化都市,歷史與現代在這裡交匯,“十二五”時期,壯美的北京文化正被重新詮釋。
“一軸一線”:重構古都歷史風貌
“十二五”思路
北京南北中軸線和朝阜大街以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豐富的文化遺存,構成了古都風貌的骨架。“十二五”時期,要著重圍繞“一軸一線”,集中力量打通重要節點,回填歷史元素,恢復經典風貌,融入現代文化,形成集中展現古都歷史文化、富有鮮活時代氣息的城市魅力走廊。
系統規劃實施魅力中軸線工程。組團式發展鐘鼓樓區域,打通東西周邊交通通道,再現晨鐘暮鼓的歷史景觀。改善鐘鼓樓至地安門兩側傳統建築風貌,恢復後門橋兩側景觀和河岸綠帶。恢復前門大柵欄街區整體商業風貌。打造天橋傳統特色文化演藝區,建設劇場群。結合天壇醫院搬遷,完善天壇區域森林綠地系統。高水準規劃建設南中軸森林公園,與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遙相呼應。
再現朝阜大街美麗景觀,重點圍繞白塔寺、歷代帝王廟、西什庫教堂、北大紅樓等重要節點,逐步恢復歷史文化街區風貌。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朝阜大街北側的衚同四合院風貌,發展特色旅舍、小劇場或小商鋪,使之成為品味老北京獨特韻味的重要街區。
聚焦
地安門:時代氣息再現魅力走廊
沿著中軸線由北向南行進,地安門外的帽兒衚同歷史上名人輩出。曾經的衣香鬢影、數百年文運興衰,如今,這一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的衚同正在上演文化與市場的有機融合。位於這裡的國家話劇院(以下簡稱“國話”)正在此續寫風流。國話近年推出“國話演出季”,通過多劇目組合輸出打造國話品牌,創作優秀高端劇目,在市場中實現著戲劇的效益。重新煥發生機的國話與周圍古都文化帶一道,拂去了歷史的塵埃,也激勵著中軸帶眾多老院團用鮮活的時代氣息重新構築著城市的魅力走廊。
前門:商業街區承載老北京文化
在北京南中軸線上,距今已有570餘年歷史的前門大街素有“天街”之稱。全聚德的烤鴨、都一處的燒麥、亨得利的手錶、張一元的茶葉、相聲、北京琴書、京韻大鼓……對北京人來説,前門既是傳統的商業街區,也承載著老北京文化。前門大街的改造,是北京首次用文物標準改造歷史街區。在招商時,除原本大街上“土生土長”的13家老字號全部回遷外,全國各地區的民族特色商業品牌和商業老字號都在招商之列。前崇文區還設立了“前門老字號發展專項資金”,政府每年撥專款1000萬元扶持前門商業老字號,用於租賃補助、貸款貼息、智慧財産權認證、文化創意活動等,以解決企業的成本壓力。老北京們期待著,歷史底蘊、傳統風貌與現代設施、時尚內容兼具的特色商業文化旅遊街能在未來重現。
北大紅樓:“五四”發祥地重現百年曆史
朝阜大街上的每一處建築都見證了歷史。北大紅樓始建於1916年,1918年落成並投入使用,至今已整整93年。作為原北京大學舊址,北大紅樓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新文化運動的營壘、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傳播的地方。90多年來,北大紅樓見證了中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也飽經了歲月滄桑和風雨的侵蝕。2007年5月,北京建工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了《北大紅樓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並得到有關部門批復。2009年10月,北大紅樓完成了30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修繕完成的紅樓外貌依舊保持歷史原貌,但提高了建築的堅固度,擴大了新文化紀念館的展陳、開放面積。
古都篇
“一軸”
“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梁思成
“中軸線”,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集中了鐘鼓樓、恭王府、皇城墻、中南海、故宮、太廟等文化元素,建築大師梁思成曾讚美道“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産生”。
“一線”
“北京最美麗的街道”——老舍
“朝阜大街”,它西起阜成門,東至朝陽門,長約7.45公里,集中了歷代帝王廟、白塔寺、廣濟寺、魯迅故居、西什庫教堂、京師大學堂建築遺存、孚王府、東嶽廟等眾多文物文保資源。
■專家建言
讓新舊元素化合反應水乳交融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于丹
有舍才能有得,建設文化之都,北京到了該用減法的時候。城市地域有限,不可能無限度承載各種功能。歐洲文化名城周邊都建有新城,政務區與生活區剝離開,生活區的文化建設才能更好地實現。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上,北京曾經歷以舊換新階段,拆掉過一些老街道、老字號,留下了慘痛的教訓,希望“十二五”時期北京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即新舊交融,讓新舊元素産生化合反應、水乳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