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丘壑獨存——張仃藝術回顧大展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3 18:01:1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開幕式現場
 

2010年2月,張仃先生在京逝世。為紀念張先生為中國畫藝術所做的傑出貢獻、梳理張先生各藝術時期的繪畫脈絡、匯總張先生流藏於民間的藝術作品、全面展示張先生在各個藝術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保利拍賣公司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中心共同策劃《丘壑獨存——張仃藝術回顧大展》,以期望能為社會各界學者及藝術愛好人士獻上豐盛的藝術大餐。

這次展覽是張仃先生去世後,第一次面向社會的展覽,較為全面的展示了張仃先生藝術風貌的回顧大展,展出張仃先生作品100件,分別由張先生家屬提供50件、社會徵集作品50件(均需要經過理先生鑒定後方可展出)。範圍涵蓋了張先生各藝術時期代表性作品:版畫、漫畫、書法、繪畫、工藝美術作品、文學創作手稿等藝術作品。

展覽現場
 

焦墨山水畫的大師

展覽雖意在梳理,但在全面的基礎上著重強調了張仃先生焦墨山水的創作作品,焦墨確實是張仃先生對於當代中國美術史留下的最深的印記,這在中國畫家確實是很大的難題,需要過硬的藝術根基。

焦墨前人早以運用,但多為創作表現技法之中的一部分,在悉心體會范寬、巨然、王蒙、程邃、黃賓虹等山水畫大師的章法、筆墨的基礎上,張仃先生專以焦墨為風格,並於寫生或大幅山水創作之中單純展現,以堅持及鑽研的精神將焦墨的表現力大大提升,他的畫筆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用藝術的探索實踐樹造了美術史中焦墨風格的歷史記錄,推動了中國山水畫的大發展。

張仃《大雞與小雞》
 

楊曉陽:常讀常新的張仃繪畫藝術

楊曉陽出席本次展覽的開幕式並在展覽現場接受雅昌藝術網專訪時談到:展示出的作品大部分是我們未曾看到過的,以前對張仃先生的焦墨山水作品可以説很熟悉,而今天無論是大幅還是小幅,還是給了重新認識的感覺。張仃先生的作品,感覺是常看常新。

過去曾見過的畫,在梳理中又有了新的認識,另外一些首次呈現的作品,更加豐富更加充實,尤其晚年的一些筆墨更加老辣,真是像張先生自己堅持的中國筆墨底線,從他的作品看到中國筆墨的無限的表現空間,具有豐富的內涵,而非單純的黑色的墨、白色的筆、一支筆的組合,從畫中能看出張先生一生的經歷一生的修養,以及對中國畫的認識及貢獻,這次展覽呈現出他的精神和藝術表現力,都有待於我們繼續的研究和探討。

袁運甫:張仃的藝術走向了自由

在採訪中袁運甫先生説:今天看張仃先生的焦墨山水,我感覺到有後期印象主義融化在藝術語言之中的元素。從十渡到太行山這十五年的變化是很大的,張先生的藝術裏有骨有肉,他不是靠色彩的敷染來産生一點效果,他的藝術走向了自由。那麼我們也應在這裡重溫藝術之路要怎樣往下走,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張仃筆下曾居住過的香山北溝村農舍
 

王魯湘講述繪畫中勾起的回憶

“我想通過這次展覽大家可以更清楚的認識張仃先生藝術旅程,有些作品需要在一定距離之外來欣賞,就如我們看一座高山一般。展覽出於匯總張先生流藏於民間的藝術作品,梳理其各藝術時期的繪畫脈絡,展示出大家未曾見過的作品除了三十年代的漫畫以外,六十年代初的裝飾繪畫以及同時代的水墨山水畫,更為有意思的是七十年代在香山農舍居住時的記錄式創作。寫生冊頁中清晰的記錄著年月甚至天氣狀況,看到這些作品,也使我回想起在隨後的幾年我還曾陪同張仃先生回到香山櫻桃溝花園重拾故地的景象……”

張仃先生寫生冊頁——一種真實的寫生體會,一種生活通過藝術方式的表達,
是他一生堅持寫生精神的有力傳達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仃先生的藝術、張仃先生的人格、張仃先生在中國美術界的影響將會漸趨深刻,他將是一座永久矗立在美術界之中的高山。

策劃人:安蓓(左)和王魯湘(右)
 

據悉:展覽宣傳規模將會緊隨近現代書畫大師齊白石、李可染、張大千的個展。並將於每年的同一時期舉辦張仃先生系列作品展。同時,保利公司將會在歷屆的展覽中收集藏家資訊,建立張仃先生藏家的檔案庫,期望能在保利10週年(或張先生逝世五週年時)舉辦張仃先生藝術品拍賣專場,以期望在藝術品市場上牢固大師地位。並將先生生前所用的筆、墨、印章或喜愛的文玩等貼身物品倣照原樣展出,為研究先生藝術的學者及海內外藏家指引方向。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