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一場展覽揭開成都畫院前世今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3 20:12:12 | 文章來源: 《成都日報》

成都畫院

昨日,成都畫院這個三進三齣的四合小院裏藝術精品齊亮相,星光熠熠,熱鬧非凡。繼11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華麗亮相後,昨日,“堅守與探索”成都畫院建院三十週年美術作品展回到成都,在成都畫院進行了彙報展。70余幅精品力作吸引了眾多書畫名家和藝術愛好者的追捧。業內人士評價,該展覽涵蓋了成都畫院自1980年建院以來30年輝煌的創作成果,是近年來成都美術展覽中學術水準最高的一次。昨日,記者專程採訪了相關人士,為讀者揭開此次重量級展覽背後的故事。

現場

市民現場追星 成為獨特風景線

今年11月,“堅守與探索”成都畫院建院三十週年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時取得了重大成功。展覽10天吸引了8萬觀眾觀展,在京的30余家媒體重點關注,有近60名世界各國博物館館長和24位藝術批評家熱捧該展覽,網上資訊條目上萬條。

昨日,展覽回到家鄉舉行彙報展,聞訊而來的市民將展廳擠得滿滿噹噹,爭相一睹這批藝術精品的真容。每幅作品前都圍滿了駐足照相、細細品味的觀眾。“這次展覽能將如此多的精品一網打盡,真是太難得了。它們全面地展示了我們成都藝術的實力,真不簡單。”剛從新都趕到展覽現場的書畫愛好者黃先生喜滋滋地讚嘆道,之前他就在本報上關注過畫院展覽在北京舉辦時的盛況,如今展覽來到了家門口,他當然不能錯過。

有意思的是,為了能讓觀眾與作品零距離,平日裏深居簡出的畫家們也紛紛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充當起了現場解説員,挨個為觀眾介紹自己的作品。一些有心的書畫愛好者將自己的作品帶到現場,請畫院畫家們指導。更多書畫愛好者搶著與畫家們合影留念,索要畫家簽名……現場的追星場面也成為一道獨特的追星風景線。

新意

成都當代藝術頂尖作品整體亮相

作為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何多苓、周春芽在圈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鮮為人知的是,他們兩人都是成都畫院的畫家。昨日的展覽上,何多苓的《嬰兒》系列,周春芽在1990年創作的從未公開亮相的油畫《變形》系列等當代藝術頂尖作品吸引了大批觀眾的關注。

據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長、成都畫院院長王民平介紹,從何多苓上世紀80年代初的油畫《春風已甦醒》掀開中國“傷痕畫派”的大幕開始,成都畫院的油畫始終站在中國油畫的風口浪尖,引領著中國油畫的新潮。從德國留學回來的周春芽也是成都畫院的一分子,他從早期的《太湖石》到後來的《桃花紅人》、《綠狗》,無不震撼著油畫界的靈魂,敲擊著國人的視角神經,興奮著人們的審美情趣。還有憑油畫《親愛的媽媽》獲得全國第六屆美展金獎的汪建偉,以及著名油畫家萬啟仁、簡崇民、胡仁樵、蘇聰和青年油畫家屠宏濤、多媒體藝術家陳秋林等,都是成都畫院的成員。他們以獨特的審美視角,倡導並影響著中國當代藝術的一種風向。昨日,這批藝術家紛紛以作品展示了本土當代藝術的實力。

成就

成都畫院為政府畫院提供了良好而正面的實例

“此次展出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畫院畫家最新創作的藝術精品,不少作品還是藝術家專程為此次展覽而創作的。”成都畫院副院長、畫家姚思敏告訴記者,此次她參展的5米長巨幅水墨作品《花間信步》便是她去年用大半年時間為展覽精心創作的作品。而朱佩君《瑞鵠祥雲》、沈道鴻《康巴牧人》、葉瑞琨《十月米亞羅》等作品也是大尺幅的藝術家代表作。業內評論家評價説,從整體的藝術水準與學術高度來看,該展覽絕對能夠代表近年來成都美術的最高水準。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本月16日,免費向市民開放。

王民平告訴記者,成都畫院建院30年來秉承“出作品、出人才”的建院宗旨,造就了一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秀藝術人才,並産生了大量具有時代影響力的藝術精品,獲得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好評。這些作品在中國畫、油畫、版畫及當代藝術等領域均有突出建樹,先後參加各類國內外大型展覽並載入中國美術史冊。其中許多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大獎,深受群眾喜愛。

著名評論家孫克認為,成都畫院的眾多藝術家在中國美協主辦的各種國家級重要展覽上獲獎,他們不僅為成都畫院爭得了榮譽,更為成都美術在中國美術界的地位與形象爭得了榮譽。無論是堅持民族的文化身份還是探索當代藝術的表達方式,成都畫院的畫家們都表現得積極而活躍。他強調,成都畫院的成就為中國政府畫院的辦院模式提供了一個良好而正面的個案實例,為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了最好的註釋。

特色

藝術包容性西部畫院獨有

稍一留意,觀眾就會發現昨日的展覽作品很特別,中國畫、油畫、版畫、書法及當代藝術作品同臺展出,既有朱佩君等老一輩中國畫藝術家,也有陳秋林、屠宏濤等新一輩當代藝術家參展。

“成都畫院成就了一大批藝術家,在中國畫、油畫、版畫及當代藝術各個領域都有全國性代表人物。這樣包容的藝術生態環境是西部畫院中獨有的。”王民平自豪地介紹説,30年來,成都畫院擁有一批堅守傳統並在傳統基礎上尋求創新的藝術家,學術上的相互激蕩、碰撞,不同畫種之間的交融、借鑒,“堅守與探索”、“傳承與創新”,百花齊放、爭奇鬥艷。在中國畫領域有朱佩君、沈道鴻、葉瑞琨、姚思敏、李青稞等代表人物;油畫領域有何多苓、周春芽兩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版畫領域有袁吉中等名家。此外,畫院還積極引入“藝術新鮮血液”,近年來,蔡寅坤、向洋、屠宏濤、陳秋林等新成員的加入,也為成都畫院的發展帶來新氣象。

發展

打造工筆畫新名片

昨日,在現場還舉行了“三十而立”雕塑揭幕儀式。3米高的米白色花崗岩上,雕刻著著名五代時期最早的皇室畫家、成都人——黃筌的全身像。談及塑黃筌像的原因,王民平揭秘道,早在西元938年,後蜀主孟昶就在成都建立中國第一個皇家畫院——翰林圖畫院,以黃筌、黃居寀父子為代表的工筆花鳥畫家創造的院體畫派對後世影響深遠,為我國藝術史抹下了重重一筆。翰林圖畫院被後來的成都畫家普遍推崇為成都畫院的前身。黃筌雕塑就是為了紀念這一歷史。如今,成都畫院有專門陳列成都畫院專業畫家新創作品的展廳“翰林”。

王民平坦言,前不久,決策高層有識之士倡導川渝打造巴蜀畫派,成都畫院力主巴蜀畫派的樹立要先從工筆畫著手。他説,黃筌當屬我國工筆畫鼻祖,自那之後,成都的工筆畫在全國始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都畫院從首任院長朱佩君開始,工筆畫的創作與研究繼先人之長,涌現出一代又一代的工筆畫大家,對巴蜀國畫藝術發展影響深遠。在成都乃至巴蜀地區,工筆畫不論學術地位、藝術特色、繪畫水準、普及程度都是可圈可點的。“研究和打造巴蜀畫派,不能不重視工筆畫,成都畫院也將著力打造工筆畫這張新名片。”

預見

成都畫院巴蜀藝術新流派旗手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四川美協副主席黃宗賢就以“開拓創新,兼收並蓄”來評價成都畫院的品格和風貌。他認為,成都畫院呈現出了綜合性和精英化的格局,有獨立自主性與開放性並存的姿態,將整體性與個性化的統一,傳承性與開拓性交融,現代性與本土性整合。

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錢來忠認為,目前是巴蜀藝術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巴蜀藝術出現新流派的創新階段。“成都畫院人才濟濟,在各種藝術樣式中都有突出成就的藝術家。最特別的是,畫院與世界藝術接軌,當代藝術在畫院的體系內健康發展。”他大膽地預言説,成都畫院的藝術家群體將承擔起開創巴蜀藝術新流派的重任,舉起巴蜀藝術的大旗。

驚喜

成都畫院還有書畫博物館

昨日的展覽可謂驚喜不斷。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讓文博迷們雀躍的消息:成都畫院內還有一個書畫博物館。成都畫院雖然並不太大,但它卻承載著如此厚重的藝術史。據悉,成都畫院書畫博物館是經過文物和藝術方面的專家認真評定後,由省文物局正式批准掛牌的書畫專業博物館,該博物館是我省第一個書畫博物館。

據了解,成都畫院書畫博物館現有書畫藝術精品館藏1130件,其中不乏張大千、徐悲鴻、黃胄、關山月等藝術大家的作品,同時,博物館收藏了成都地區歷代拔尖的藝術家歷年的作品,是系統研究成都地區著名畫家藝術成就的藝術大全。根據權威評估,博物館藝術品珍藏,市值在數億元,已成為政府的一筆寶貴國有藝術資産。與此同時,政府每年都要為博物館撥款,用於收集當代藝術家的精品力作。成都畫院書畫博物館已經成為研究成都繪畫的最權威寶庫。

延伸閱讀

成都市美術館有望成為全國首批重點美術館

作為我市的重要藝術陣地,成都畫院在助推本土藝術發展的同時,堅持公益性的藝術方向,畫院每年公益性展覽二十多場,觀眾上百萬人次;每月舉辦一次高端藝術講座“畫院論畫”, 免費向公眾開放。此外,畫院還外聘顧問、外聘畫師、外聘客座畫家,旗下的創作隊伍上百人。畫家代訓學生每年有數百人,畫院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畫院正在積極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都畫院美術館已被批准升格為成都市美術館,目前,成都畫院與成都市美術館兩塊牌子一起運作,今年有望進入全國首批重點美術館行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