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第四屆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07 17:20:01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上海站

作為一個有中國本土特色名稱的青年美術雙年展,兩年一屆的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首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舉辦于2004年9月份上海雙年展期間,大展採取了邀請上海本地知名藝術家以假名方式參加青年展的模式;第二屆的展覽通過徵集方案的模式邀請全國各地當代藝術家參加;而第三屆的展覽以“囧”字為展覽的主題,採取徵稿和網上報名的方式,選取了在校和剛畢業的新銳藝術家參展;2010年在後世博機遇下,多倫館也將迎來第四屆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我們將對青年藝術的探討鎖定在“後傳統”這個話題和現象,展覽將從2010年12月25日持續至2011年2月11日。

延續以往青年展在形態上剝除“圖像化”、“大眾化”的一貫思路,第四屆多倫青年美術大展將討論的主題放在“後傳統”這個話題和現象上,這是在看了大量青年藝術家作品後,捕捉和關注到的一類作品氣質轉向。近些年,在前衛藝術逐漸合法化以及市場過度繁榮的六、七年時間,“卡通一代”,“圖像化製造”、“70後藝術”和“獨生一代”等這些創作現象和概念被理論家製造出來,並佔據了當代藝術的各個生態面,相比較于圖像和觀念的喧囂,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後傳統”現象一直遊走在潮流邊緣。此次展覽,我們將把“後傳統”提出來,作為一個放大的切片進行有效和集中的討論和研究。

至於什麼是“後傳統”?目前理論界尚沒有一個具體明確的闡釋。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在《現代性與後傳統》裏談到,難道後現代社會不早就是‘後傳統’了嗎…在現代社會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裏,現代性在消解傳統的同時又在不斷重建傳統”。吉登斯主要從社會學的角度界定了“後傳統”社會,他將“後”與“傳統”相結合用以解釋現代性,意在強調後傳統社會在現代性過程中的“反思性”和“重構”,為“後傳統”一詞進行了理論的注腳。

那麼與傳統有點關係的作品放在後現代的語境中就能算“後傳統”嗎?當然不是。首先,我們在這兒討論的中國當代藝術對傳統的轉換和過濾不是一種表層的視覺經驗,它是一种經驗和思考的過程,並最終通過畫面呈現出來的一種境界。換句話説,這時的傳統不再是被無條件接受的東西,而是在全球化語境下主動選擇和研究的對象,具體到藝術作品,就是在青年藝術家的創作中,把那些將“傳統的沉澱”跟當代藝術的重構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梳理。

在本次參展的藝術家中,對傳統的利用和轉換也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對傳統文化、歷史語匯進行深入研究和轉換,如藝術家陳航峰、馬良、董文勝、鄔建安、倪有魚、楊泳粱、嬰野賦、鄭路、裘世明、王亞彬、韓子健等;另外一種傾向是作品氣質上的傳統氣息,這部分作品重視內在心境的表達,即中國文化中“樸素”的美學觀的呈現,如藝術家楊心廣、胡柳、潘小榮、沈瑞筠等。

“傳統文化是一個非常複雜且富於爭議的概念”,把這句話中的“傳統文化”換成“後傳統”,大致上也是可以成立的。在這裡,“傳統”和“後傳統”這樣一些理論概念並不是此次展覽展開討論的重點。透過此展覽,主要想探討的是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中國當代敘事語境裏,青年藝術家創作中“後傳統”現象的有效性?希望能透過年輕藝術家創作中呈現出來的“後傳統”現象的視野,特別是藝術作品本身呈現出來的“後傳統”鏡像,揭示“後傳統”現象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轉換、衍生,以此呈現傳統和當代語境中的藝術是如何演繹和傳承,並進一步發掘和闡釋中國當代藝術語境中這一特殊的藝術創作現象,並且跟老一輩藝術家對待“傳統”的資源相比,這些青年藝術家的態度有何區別?是否會出現一種再建構?

在本次展覽中,我們將以開放的姿態接受架上繪畫、雕塑、攝影、裝置、多媒體等多種藝術媒介近40余件作品參展。布展中我們將摒棄“把信仰挂在墻上”的布展思路,強調當代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展示,希望呈現出藝術家思考脈絡的整一性。希冀通過這個展覽,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能捕捉這個正在發生的群體的一些藝術個案和現象。

主 辦 方: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2月11日

展覽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1-3層展廳

開幕時間:2010年12月25日下午3:00

策 展 人:馬艷

展覽總監:杜放

學術主持:朱朱

展覽助理:顧佳君 馬毓青

媒 體:盧星 謝毅

參展藝術家:

鄔建安、倪有魚、陳航峰、馬良、楊泳粱、陳彧君&陳彧凡、胡柳、嬰野賦、鄭路、韓子健、王亞彬、裘世明、沈瑞筠、潘小榮、董文勝、楊心廣等。

與朋友分享此事: 分享到搜狐微網志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