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河漢無極——白庚延國畫精品展”在京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28 21:38:1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美協副主席何家英(左一),徐悲鴻遺孀、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右)與白庚延之子白鵬(中)為展覽揭幕

由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和天津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河漢無極—白庚延國畫精品展”暨白庚延作品藝術研討會28日在北京舉行。

據主辦方介紹,這次進京展出的已故中國畫大師白庚延先生的20多幅作品,均為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白庚延藝術生涯中各個階段的代表作。作為在中國畫壇有深遠影響的藝術家,白庚延先生在天津美術學院任教的40餘年中,建構了一套完整的中國畫教學體系,培養了大量的美術人才。

白庚延藝術作品研討會現場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畫院院長何家英在28日的研討會上介紹,白庚延先生遊遍中國名山大川,但其取材集中于北方山水。尤以黃河、太行、長城為重點。他擅長于畫水,所畫黃河最富個性與創造性——或急流奔湍,或激浪拍空,或潮平如鏡,或平波浩渺,精妙糅合膠、墨以及顏料,拓展了中國畫的傳統語言,在國畫界有“白氏水法”之譽。

在此次進京展出的作品中,《雪浪壯觀浩氣生》、《潮平浪闊》、《白波流雪》、《澗谷雷鳴》等畫作可見“白氏水法”一斑。白庚延筆下的大山,多取高遠之勢,壁立千仞,渾融沉厚,氣勢強悍;展出的《冬晴寥落太行眠》可謂典型。其筆下的坡谷丘陵,或清明,或朦朧,或跌宕,或遼闊,流溢著北國土地的詩意。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畫院院長何家英在研討會上發言

天津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王書平等美術界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表示,白庚延先生雖然已經去世三年,但其獨創一格的山水畫作品將載入中國畫藝術史冊。王書平介紹,白庚延先生的畫法大致脫胎于中國畫北派的斧劈皴係,以水墨塊面和虛實處理為主,引入光的因素,賦予畫面以陰晴明滅的變化和生命活力。渾厚、真實、親切,強烈的整體感、現代感和充沛的詩情,成為其山水畫作品的基本特徵。

著名藝術評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郎紹君在研討會上發言

何家英説,白庚延先生胸懷“山水畫要為民族造像”的宏偉志向,數十年來,他著力通過山水畫來表現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崇高品格和勇往直前的時代精神。他的畫氣象博大,豪邁豁達,人們從他的山水畫可以明確地讀出氣象昂揚的當代中國精神。

中國美協副主席何家英(右二)、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中)、白庚延之子白鵬(左二)、天津美院黨委書記武紅軍(左一)等合影留念

一名觀眾在觀看白庚延中國畫作品

展覽中的白庚延中國畫作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