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詩鈺
郭勝霞在世博會現場作書
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史和上智下愚的專制史是中國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落後於西方國家的主要原因。清末政府的腐敗和昏庸政治導致了中國千瘡百孔,任人宰割,世界博覽會與中國無緣。是毛主席、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翻了身,使一盤散沙的中國走向了新生。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思想使中國富強起來,中國才有緣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舉辦了世界博覽會,世博會使中國人民揚眉吐氣。在世博會上,由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舉辦的毛體書法展廳裏懸挂著一幅標價15000元的毛澤東詩詞“長征”作品,字體順暢,大氣磅薄,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欣賞。毛澤東主席的侄女、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毛小青、毛澤東的侄孫、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會長毛世霖和上海市有關領導以及各界人士前來觀賞。他們高興地與作者合影留念,因為難以相信這幅大氣恢弘的作品竟出自一位如此文靜女士之手。人們不僅要問,這位女士是誰?她就是中國書畫家報編委、編輯記者、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理事——郭勝霞。
一
郭勝霞毛體書法
郭勝霞出生在中原大地的一個書香門弟之家,父親郭萬青17歲參加革命,在廣西龍州參加當時的國內解放戰爭革命運動,後調回內地。父親寫一手很有功夫的小楷書法,郭勝霞從小就跟父親練習小楷。郭勝霞的公爹是三八式老八路,身上終生留下了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的七個槍疤和兩處刀痕。她將公公的抗日英雄事跡寫在黨史上,發表在本地的黨報上。婆母在解放戰爭時期是當地有名的雙槍老太婆,公婆一家對黨對毛主席的感情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因此,家人都鼓勵她練寫毛主席詩詞,並給她提供生活中的便利。不管工作多麼忙,她都要抽出一些時間練習書法。外出坐車還是出差坐飛機輪船,她都隨身攜帶著一支筆和毛體書法詩詞本,一有空閒時間就練。
郭勝霞是一名記者,擔負著繁重的採訪任務。比幹是世界林姓的始祖,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到中原大地,政治氣候乍暖還寒,她的父親以一個知識分子的敏銳眼光看到了中國未來的曙光,他和一幫文人志士共同組建了比幹研究學會並擔任第一任會長。郭勝霞和丈夫共同採訪而寫的有關比幹文章于1986年發表在香港《大公報》上,泰國林氏宗親會會長拿著報紙尋找到中原衛輝——比幹瑩葬地,從此拉開了中原大地紀念比幹活動的序幕。1991年6月,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河南日報又相繼發表她與丈夫合寫的“比幹學術研究取得成果”的文章,新華社還用電訊向全國發了通稿,使不少新聞單位陸續轉載。“一石激起千層浪”!比幹為天下林氏根的消息傳出,香港、澳門、台灣和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林姓後裔,紛紛來此尋根謁祖,拜祭先人。衛輝成了天下林氏嚮往的發祥勝地。後她又撰稿拍攝的《天下林氏根》大型專題片發行到海外幾十個國家,深受林氏後裔的歡迎。郭勝霞是第一個將林姓始祖比幹的事跡宣傳到海外從而使比幹廟由原來的一個不起眼的破廟,到如今成為世界林姓朝拜的聖地。每年比幹誕辰日,世界各國的林氏後裔組織人員前來紀念這位中國第一諫臣,為當地的招商引資和旅遊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全國百名好公僕”之一,中共衛輝市委副書記兼唐莊鄉黨委書記吳金印,被譽為焦裕祿式的好幹部。他在鄉黨委書記的崗位上含辛茹苦、風風雨雨地幹了幾十年,創造了輝煌的業績。過去的百姓懷念他,現在的百姓擁護他。樹立這樣的榜樣,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召喚。當郭勝霞去採訪吳金印時,他只説是群眾太好了,是群眾幹出來的,他自己卻什麼也不説。郭勝霞為了寫好吳金印文章,與三位同志深入到群眾裏,吃住在農村,有時還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到山上去走訪群眾。半個多月過去了,終於收集到了第一手材料,吳金印通訊《苦熬沒有頭,苦幹有奔頭》1996年7月9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黃金時間佔15分鐘全文播出,在全國産生了一定影響。接著,她又寫出中篇《吳金印的故事》被全國多家廣播電臺採用。她的文章引起中組部、中宣部的高度重視,全國各大媒體紛紛宣傳吳金印的事跡,吳金印也由普通的一個鄉黨委書記成為中組部樹立的全國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