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上獲金獎的全景畫——《淮海戰役》全貌(圖①) 魯迅美術學院集體創作
本版圖②③④⑤⑥⑦均為《淮海戰役》全景畫局部
魯迅美術學院領導與畫家合影。
魯迅美術學院院長韋爾申在工作中。
畫家在六層樓高的升降車上作畫。
全景畫《淮海戰役》在“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上獲壁畫金獎。魯迅美術學院在中國美術界乃至世界再一次引起關注。中國壁畫學會會長、全國壁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侯一民這樣盛讚魯迅美術學院,他説:“魯迅美術學院的全景畫創作隊伍是當代中國集體的‘米開朗琪羅’,他們在藝術上的水準,他們的開拓精神與合作精神,堪稱是一個英雄的集體。 ”
全景畫《淮海戰役》是由李福來、晏陽、李武、曹慶堂、周福先,韋爾申、付巍巍、李憲吾、孫兵、劉希倬10位來自魯迅美術學院的專業畫家共同完成的作品。此作品長156米、高18米,且不説這幅畫的長度,單説這高度足有6層樓高,光顏料就用了一噸半。這一規模就完全可以讓人驚嘆不已。
全景畫《淮海戰役》生動形象地再現了淮海戰役戰場上的每一個關鍵細節,畫中光人物就有幾千個。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的戰役。要用油畫表現這樣的一場偉大戰役談何容易,10位畫家走過怎樣的艱難繪畫過程?採訪中,畫家晏陽告訴記者,在2003年他們10位畫家就開始著手準備了,直到2007年曆時3年才徹底完成。創作《淮海戰役》首先是實地考察。 2003年夏秋時節,他們從瀋陽出發,來到安徽的宿縣、河南的永縣等當年淮海戰役戰鬥過的地區,了解地形地貌、建築、風土人情,並組織當年參加戰鬥的老兵座談。這樣經過4次反覆考察,使畫家完全進入了角色,每個畫家好像都是當年戰場的一員。魯迅美術學院原副院長李福來説,創作過程中構思最重要也最艱難。最後他們選擇了以當年打陳宮莊為立足點,分出東南西北以及戰役涉及的主要村莊、山頭,其位置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還原。進行草圖繪製,光20多米的草圖就反覆了200多張。
這幅畫將我們帶到了淮海戰役的戰場上,藝術家們運用全景畫所特有的造型手段,將一個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瞬間,凝固在150多米長,18米高的畫布上,在特定的燈光,音響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倣真道具的烘托之下觀眾在特定的距離之內産生出強烈的視幻覺,從而使之置身於巨大的臨場氛圍之中,這種感染力與震撼力是我們常見的架上繪畫所不能與其相比的。
採訪中,一位看過此畫的觀眾興奮地告訴記者:“絕對逼真,其實你現在看到的圖片只是長方形的,而現場是桶狀的,置身其中,四面都是戰場。最大的人物也不過有70釐米,看後卻感覺畫中人和現實中的一樣大。 ”
由於全景畫獨特的表現形式,使造型藝術的許多表現形式及手法交融在一起,它所産生出的強烈而逼真的視覺衝擊力,消解了觀眾與歷史之間的時空距離感,將其帶入歷史的情境之中。因此,全景畫造型藝術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馮遠先生在看了《淮海戰役》全景畫後,意味深長地説:“你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
李福來説,從魯迅美術學院老院長宋惠民組織創作的全景畫《攻克錦州》開始,20多年來,畫家們之所以能在40度高溫酷暑和僅3度的嚴寒隆冬的艱苦條件下不棄畫筆、認真耕耘,是他們心懷無限崇敬,虔誠地一定要為千萬無名英雄樹碑立傳,昭示後來人永記,是英雄們用鮮血鑄就了共和國江山的豐功偉業。畫家們付出的辛勞和汗水,只是為了對死者的祭奠。
《淮海戰役》作為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館藏的一部分,被永久收藏。
如今在中國提起全景畫創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魯迅美術學院。為什麼會這樣有影響?形成這樣獨特的“魯美”現象?其實這種現象並非偶然。現今100米以上規模的全景畫世界上僅20余幅,而且大部分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作品。新作為數很少,而中國卻在短短20年之內完成11幅之多,這些全景畫都由魯迅美術學院完成的。
魯迅美術學院院長韋爾申介紹説,中國全景畫藝術的興起始於1986年。由魯迅美術學院獨立組織創作完成了以解放戰爭為題材的全景畫《攻克錦州》,是中國第一幅全景畫,從此打開了中國全景畫藝術創作之路。隨之又組織創作完成了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解放戰爭題材的全景畫《萊蕪戰役》,《鄆城攻堅戰》;于1999年又創作完成了難度很大的首次以中國古代歷史為題材的全景畫《赤壁之戰》,之後,又相繼創作繪製了《濟南戰役》,《大決戰——三大戰役》、《井岡山鬥爭》、《淮海戰役》等全景畫。其中全景畫《赤壁之戰》獲得第十屆全國美展的金獎,這也是全景畫首次獲得的金獎。也正是由於魯迅美術學院在中國全景畫藝術事業中所居的特殊地位,所取得的顯著藝術成果,2006年第13屆世界全景畫學術會議才選在在中國、在魯迅美術學院召開。
有評論家説,這樣的大型創作,只有魯美畫家才能做到。因為他們沒有忘卻延安魯藝精神,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精神,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現在這些畫家正在鄭州創作《大河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