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刺繡、捏面人、剪紙、瓢畫、竹雕……近日,為期3天的“昆明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在雲南省昆明市的文廟拉開序幕。來自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用他們平凡的雙手製作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書寫了一段段傳奇,成為“2010滇池泛亞文化藝術節”的一大亮點。
一大早,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們已經開始張羅起自己的展位來。其中一個攤位前圍滿了小朋友,人氣頗旺。走近一看,原來是面捏藝術家梁俊麗在教兩個小朋友捏南瓜。“又看見捏面人了,感覺像回到了小時候一樣,好親切!”一位市民感嘆道。梁俊麗1989年拜江蘇省杲寧縣面捏藝人陳為庚為師,開始學習面捏藝術。據梁俊麗介紹,2009年她與別人共同創作的大型面捏作品參加昆明市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曾引起轟動,並被昆明(中國)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暨旅遊文化商品博覽會組委會授予“優秀個人獎”。
滇式風箏傳承人戴永慶説,滇式風箏是由傳統的中原風箏改造來的,他本人又在滇式風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這次展示的風箏是比較小型的作品,最小的只有8釐米高,就巴掌大。據了解,滇式風箏目前的傳承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戴永慶帶著4個徒弟幾乎拿遍了世界上所有的風箏獎項,深受外國人的追捧,曾一度在美國等地掀起滇式風箏熱潮。但在國內,滇式風箏幾乎沒有市場,要找一個能傳承風箏技藝的人更是難上加難。“風箏匠要有畫匠、木匠、篾匠、書法的功底,光潛心研究至少就要兩年。”戴永慶略帶失望地説。
民間刺繡愛好者沈小姐説,她每次來雲南,都會收集不少繡片,“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繡片,但是也需要使用到幾種甚至十幾種繡法。像彝族(撒尼)刺繡,比較常用的是十字繡法,而苗族手工刺繡常用的是平繡、破線繡、打籽繡、辮子股繡和倒針繡。我為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産感到驕傲,這些繡片裏一針一線的情誼常常讓我覺得生活很美好。我希望能通過收集繡片、整理資料這樣的方式來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