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朱銘雕塑大展將於7月亮相北京(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12 14:54:43 | 文章來源: 大洋網-廣州日報

《人間系列·降落傘》

    這是朱銘的最新作品《人間系列·游泳》之一。雖然主題是“游泳”,但這組雕塑中卻沒有一個人是真的在游泳的,他們大都是在岸邊嬉戲或者在做準備活動。他告訴記者:“我比較想強調的是姿態的力量,例如手的部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朱銘近照

當今最牛華人雕塑家、《胡潤藝術排行榜》位居第五位的朱銘

在今年4月公佈的《胡潤藝術排行榜》中,72歲的雕塑大師朱銘的作品以7838萬元人民幣的總成交價格位居第五,高居港澳臺地區藝術家的榜首。在台灣,他受尊重程度幾乎不亞於齊白石和徐悲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國寶級大師。在國際雕塑界,他更是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華人雕塑家。朱銘的作品大刀闊斧、大巧不工。外國人喜歡,因為它們流動著濃濃的中國傳統氣韻;中國人也喜歡,因為它們不悲愴、不沉重、不費解,有著活潑潑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今年7月,朱銘先生將帶著他的作品,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2010年朱銘人間系列雕塑展》。在展覽開幕前夕,本報記者對朱銘先生進行了專訪。

朱銘運用極為簡潔的劈砍剝裂,雕刻出極具意蘊的肢體動態,雕塑的臉部模糊,可他們寬袍大袖的姿態之中卻仿佛有充沛的氣韻在流動,洋溢著撼人的生命力。2007年,他的《太極系列之一》在香港拍出港幣1300萬元高價,從此穩居華人雕塑家第一身價的“寶座”。

鄉村木匠勇敢登門拜師

首次展覽由五天延長為一年

朱銘1938年出生於台灣苗栗通霄小鎮。是一個貧寒之家的第十一個孩子,生他的時候,父母的年紀加起來是92歲,所以鎮上的人喜歡叫他“九二”。上小學的時候正趕上戰亂,朱銘幾乎沒怎麼好好讀書,經常上著上著課就要跑到山上去躲空襲,下課後則要幫家裏放羊。最後,朱銘在全班45人中以第39名畢業,這也是他生平唯一的學歷證書。15歲那年,鎮上為了修媽祖廟請來一位雕刻師傅李金川。他拜了師,不到20歲,學成出師,在小鎮上當了一名雕刻師傅。1961年,朱銘結婚。他向別人借錢開過一家木雕工廠,但這次創業最終以失敗告終。

這時的朱銘開始考慮向藝術家轉型。他知道自己必須要有一個好老師。“到舊書攤去翻,翻來翻去看到的都是楊英風老師的名字。”朱銘於是想拜楊英風為師。“可我只有小學畢業,卻想找一個大教授,這個非常難。沒有人肯為我介紹,於是我就自己去。”而立之年的朱銘來到台北,叩響了楊英風的家門。恰巧是楊英風本人來開門,“我把我的心情告訴他,他被我感動了。”

朱銘跟隨楊英風學習了8年。在那之前,木雕工匠朱銘一直認為,刻東西越細膩越好、越光亮越好。但是楊英風教給他的卻剛好相反。“他説,不要太細膩,要簡化。”簡約大膽成了朱銘日後的風格之一。

因為來自民間,朱銘最早期的作品叫做《鄉土系列》,他用木頭雕琢著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和歷史人物:水牛、牧童、孔聖、武聖、魯智深……1976年,在楊英風的鼎力推薦下,朱銘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行了第一次木雕個展。“當時展覽時間一般是三周,我沒有名氣,只得到5天。沒想到5天下來參觀的人很多,報道也多。展期就延到一個月,最後變成了一年的常規展。”

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銘的這一次展覽在台灣文化界掀起了一番熱烈討論及讚揚,由此成為當年台灣轟轟烈烈的鄉土運動中頗為可觀的一脈濤流。

頂級豪宅愛擺放

《太極》彰顯品位

初現藝壇即造成轟動的朱銘,在《鄉土系列》的聲名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卻決定“轉型”,説到轉型的原因,朱銘説其實很簡單:“因為我那段時間一直在練太極。”

做雕塑創作是個很耗體力的工作,楊英風看朱銘太過瘦弱,所以建議他練太極,朱銘照做。體魄真的強健了,太極精神也因此深入內心,這某種程度上成了他創作《太極系列》的內在動因。

時至今日,《太極系列》依然是朱銘在藝術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系列。2007年,朱銘的《太極——大對招》曾經在香港拍出港幣1300萬元的高價,朱銘從此穩居華人雕塑家第一身價的“寶座”。許多頂級的豪宅,都以擺放一座太極雕塑來彰顯自己的身份和品位。

然而,正當《太極系列》發展臻于極致,朱銘卻又“華麗轉身”了。

43歲那年,“一句英語都不會説”的朱銘做了個令人驚訝的決定:隻身到紐約遊學,憑著一腔膽識去和國際“接軌”。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衝撞中,朱銘又找到了新的創作方向,是為《人間系列》。

為何總在事業的巔峰狀態“變換招數”?朱銘回憶,當年楊英風曾經給他上過很重要的一課,“他對我説:‘你不要學我的東西。’”剛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朱銘只是感到心裏一涼,可後來他逐漸參悟了其中的道理。搞藝術要善於“丟”,丟掉沿著前輩的道路去行進,丟掉纏繞在手上的技巧、丟掉留在腦中的固有形式……只留下返璞歸真和綿延不絕的精神氣韻。

回頭看來,朱銘這一路走來,的確在不斷“丟”的過程中有所收穫。

此生最大作品:朱銘美術館

1987年,朱銘開始籌劃他此生最大的作品——朱銘美術館。最初的動機很簡單,他想為自己一千多件作品找一個“家”。當時五十多歲的朱銘身兼五職:建築師、景觀師、室內設計師、結構師和業主。自己先做好設計,然後請專業人士來執行。因為完全是個人的行為,沒有財團撐腰,所以這個夢實現起來不是那麼順利。有錢就開工、沒錢就停工。拖拖拉拉卻也不緊不慢、按部就班。12年之後,這個“夢”終於實現了:幾近十萬平方米的面積,倚山傍海,大片的綠地上散落著朱銘鍾愛的“孩子”們:粗獷渾厚的《太極》,還有形態各異的《人間》:跳傘的運動員、等車的“三姑六婆”、抬著傷員的醫務兵、玩撐桿跳的運動員,還有打著傘的愛因斯坦……真正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小世界。

除了朱銘本人的雕塑,美術館還有其他藝術家展覽的空間以及表演的場地。為了讓孩子親身經歷“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朱銘美術館還成立了兒童藝術中心。朱銘告訴記者,現在朱銘美術館承載的意義有了一些變化:“隨著美術館的興建,我更覺得除了搜藏作品之外,一個美術館更要有回饋社會的心才對,因此我成立基金會,讓美術館能永遠存在,更讓它成為一個大家的美術館。”

對話朱銘——

喜歡畢加索因他到老都求新求變

廣州日報:您最早是以傳統木雕開始雕塑生涯的,但在《人間系列》中卻在不斷地變換材質,有不銹鋼、保麗龍翻銅,有陶土,甚至有的時候用邊角布料、現成衣褲、報紙、旗幟、標語來進行創作。為何有如此多樣的嘗試?

朱銘:我認為變換材質的目的和境界,就是要讓材質能説出屬於自己的話,細膩有細膩要説的話,粗獷也有粗獷要説明的。比如我玩陶土玩幾年,我能聽到它開口和我講話。我一直做,做到它沒有開口對我説話了,資訊消失了,我就不做了。或者它總在跟我説重復的話,我聽煩了,就不要了。每一種材料我都會吸收,這樣我就會越來越強壯。

在色彩方面,從2007年開始,我的雕刻上色就只用白色。對我來説,為雕塑上許多顏色已經不必要了,我覺得當雕塑作品顏色太多,説明性就強,裝飾性也比較重,這樣可能會模糊雕塑原來的本質,現在我不必再靠顏色來使作品説話,將色彩拋掉,就像將身上的束縛移開一樣,可以讓自己更自由地行走,我認為這不只是一種改變,也是成長。

廣州日報:朱銘先生有沒有特別喜歡的藝術家?

朱銘:我比較喜歡表現主義和普普藝術。另外野獸派的馬蒂斯以及畢加索也是我很喜歡的藝術家,因為他一直到老都不斷求新求變,追求突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