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曾梵志:拒談金錢只説藝術 十年間"面具"漲650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4 10:15:52 | 文章來源: 楚天金報

曾梵志 記者嚴斯林攝

《面具系列No.6》資料圖片

■人物簡介

曾梵志,1964年生於武漢,1991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油畫係。中國當代最有價值的藝術家之一。2008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會,他的一幅畫《面具系列No.6》以7536萬港幣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2009年,世界知名藝術網站Artprice公佈了當代藝術家拍賣價格500強名單,曾梵志位列世界第六,中國第一。

精神的短髮,乾淨的雙鬢,簡單的白衫配深色有質感的西裝。昨日,著名畫家曾梵志回母校捐助設立的“曇華林之路獎學金”,一入會場,就抓住了眾多學子的目光,難怪有人稱他為“時尚藝術家”。

如果用金錢衡量一名畫家的作品價值,曾梵志無疑是當代中國最有價值的畫家之一。不過,曾梵志自己説,“別,別談錢,我不想這一串串的數字給別人太大的壓力,畫家應該有更高的理想與追求。”面對記者的採訪,他時而普通話,時而蹦出武漢方言,這時時提醒你,他來自武漢,“一座有味道的城市”。

骨子裏有股武漢人的“狠”勁

1964年,曾梵志生於武漢。從小,他就是名漂亮、敏感的男生。畫畫是他的愛好,媽媽的一句“你畫得真像”給他無窮的信心。他愛做白日夢,上課注意力總是不能集中,成績可想而知,因此,曾媽媽最害怕的是開家長會。

1987年,經歷了5次高考後,曾梵志終於考上湖北美術學院油畫係。“當時,油畫係每4年才招一次學生,而且招收的學生人數很少,考入這個係的學生都不錯。”昔日恩師、湖美教授曹丹回憶道。那時,曹丹教的是色彩構成課,時間不長,只有四週。

那時,曹丹還是一名年輕的單身教師。有一天上完課,曾梵志帶著一群同學敲開他的宿舍門:“曹老師,聽説你這有麻將,呵呵,能不能讓我們玩玩。”此後,這群學生喜歡課餘在這間宿舍消磨,打麻將、看港片、聊天。曹丹宿舍墻壁上貼滿畫作,別人都在埋頭打麻將,曾梵志卻時不時向老師問問畫作。

一個月後,曹丹讓學生們交畢業作品。有人用三輪車推著8幅油畫過來了,那人就是曾梵志,曹丹十分驚訝。“我只要求學生交4幅作品,他一下交了雙倍,每幅都是120cm×80cm,畫得很不錯,我當場打了92分,很高的分。別看他平時也玩玩樂樂,私下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從那時起,我就看到了曾梵志有股武漢人的‘狠’勁。”曹丹説,這個“狠”字,外地人不大明白,它表達的是一種堅韌、有心。畢業時,他給這名學生留言:“如果我沒看錯,你就是未來和希望。”

讀書時就是最富有的學生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50-150元之間。父母給了曾梵志每月100元,可這對於他,遠遠不夠。喜歡創新的他總是嘗試不同的繪畫材料,材料費重重地壓在他的身上。

於是,和現在的許多學生一樣,一到假期,曾梵志就出去做兼職,拉廣告、做小設計,還到漢正街倒賣服裝,一個假期可賺500多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所以,我在同學中是最富有的。”

回到學校,曾梵志將這些錢都用在繪畫上,他買30元/米的亞麻布,一買就是10米,在上面作畫。這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那時許多人還捨不得穿亞麻的衣服,即便是學油畫的同學也不理解。

但是現在看來,曾梵志認為很值,不同材料上的畫作,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那些在亞麻布等好材料上的繪畫作品,保存至今仍完好。

“北漂”舊作拍出7000多萬

談起曾梵志,繞不過他“北漂”時代的舊作——《面具系列No.6》。

《面具》系列是曾梵志在1994-1997年間的作品。彼時,從武漢來到完全陌生的北京,作為一名北漂,內心的惶恐、孤獨,人與人之間漠然的距離感,使得他戴著面具與人交往。曾梵志回憶,當年,許多藝術青年在北京沒戶口沒組織,就是一群盲流,租房都是黑市交易。他説,自己不怕沒錢過生活,但怕警察來查戶口,“他們到家裏翻看抽屜,你得小心解釋這是削鉛筆的刀。我無意中畫了幅戴面具的畫,這就是我內心真實的表達。”

1998年,曾梵志開始在四合苑、中央美院畫廊舉辦個展。在其中的一個展覽上,一名來自美國的商人看到了曾梵志的作品《面具系列No.6》,一群戴著紅領巾並且戴著面具的成年人並排站在一起,深深觸動了他。最後,此人以1.5萬美元買走了這幅畫。

10年之後,這名賣家浮出水面。隨後,香港佳士得的拍賣夜場上出現了讓所有業內人士驚嘆的一幕。曾梵志的這張作品以7536萬港幣(約合970萬美元)的價格,被另一名藏家競得,創下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十年間,這張作品的身價飆升了將近650倍。

家中到處懸挂女兒的作品

46歲的曾梵志有個8歲的女兒。許多家長急功近利地讓孩子學習藝術,作為藝術家的曾梵志,做得最多的卻是保護孩子單純的興趣。

小女孩在5歲時喜歡上了繪畫。“這幅作品畫得不錯,把它做成地毯,可以天天欣賞”“真漂亮,我們把它做成銅版畫挂起來吧”……在曾梵志的家中,處處可見女兒充滿想像力的作品。曾梵志説,這除了告訴孩子,用不同的材料畫畫,作品可呈現不同的形式外,還用這種方式鼓勵她,保護她彌足珍貴的繪畫興趣。“用我們武漢話説,就是莫讓伢‘學傷了’,當孩子對某一事物有濃厚興趣時,家長一定要呵護並引導。”如今,小丫頭的創作熱情很高,思維異常活躍。有朋友到曾家看到一幅幅充滿童真的作品時,希望購買。曾梵志説:“這可是無價之寶,僅供觀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