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的我來
結束了格裏菲斯藝術中心的工作不久,楊之光就通過美國傑出人士優先移民計劃取得了綠卡,定居洛杉磯。旅美十年間,楊之光在人物繪畫上進行了很多探索,尋求突破和創新。
“我一直有這個野心,古人沒有的我來,老師沒做到的我要做到。這個話以前不大敢講,太狂,現在看來只有超越才能前進。”
傳統中國畫中最薄弱的就是人物畫,倫勃朗解剖屍體的時候正是中國的明代,鮮有人物畫家。“中國人對人體沒有研究,對人不了解怎麼畫?先決條件就吃虧。想改變這種狀況就要研究人。”
楊之光説徐悲鴻先生在這方面的功勞很大,他倡導人物畫改革,引進西畫的科學方法,指導學生畫素描、加強造型能力。“有了造型能力再加上筆墨,這兩點就超越了古人。我的信念就是超越古人。”
為了試探筆墨表達人物群像的力度,20多歲時的楊之光曾經臨摹了列賓的油畫《薩布羅什人給蘇丹王寫信》,當時就有人評價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今再看這幅含有探索意味的作品,楊之光依然感到激動。
“筆墨擅長什麼?一波三折、小橋流水。我閉著眼睛不到生活裏去也能畫幾張像樣的山水,這不奇怪,但我要把古人不擅長的變為擅長。”
出現在楊之光筆下的常常是別的畫家不去關注的對象。“我畫空軍、海軍,都是人家不去的地方,因為不好畫。甲板光溜溜的鐵板一塊怎麼畫?連灰塵都沒有哪來的一波三折?很多畫家到那裏沒法下筆,束手無策。”
楊之光還著迷于對各種光的表現,這也是當代國畫家很少嘗試的。“油畫擅長光,中國畫怎麼畫?我畫放映機從人後面打過來的燈光;畫空軍機場裏的探照燈;還有拖拉機的燈光、日光燈,這些技巧前人都沒有,又不破壞筆墨。這就是大革命,推進了中國畫的進展。”
《人體寫生》
在求新的路上跋涉了一輩子,赴美之後,楊之光又啃起硬骨頭——運用沒骨技法畫女人體。沒骨人體是中國水墨畫中難度最大的一項,畫家要熟悉解剖學,色彩功底要過硬,書法功底也要堅實,一筆下去就是一隻手、一張臉,再加之駕馭生宣紙的能力,才能畫好沒骨人體。上個世紀60年代,楊之光開始嘗試用沒骨法畫人像,定居美國後,他進行了大量的人體寫生,沒骨人體日臻成熟。有評論家認為楊之光的女人體從難度到效果都超越了油畫,沒骨法也從他開始走上了一條新路。
回顧自己的藝術生涯,楊之光不無欣慰:“我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10年一個腳印清清楚楚,60年就這樣走過來了。”
■培養的不是藝術家而是創意思維
“60年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當天,100多個孩子為楊之光的80壽辰合唱了生日祝福歌。這些孩子是“楊之光美術中心”的學生,他們專程從廣州趕來,除了為“楊爺爺”祝壽,還因為他們的美術作品也進入了這座國家最高級別的藝術殿堂。
在這些孩子的筆下,大樹的樹枝上不再長滿樹葉、結出果實,而是蓋起了高樓大廈、挂滿了五顏六色的鎖,或者乾脆來個底朝天;人臉也變成了各種水果的組合,杯子不再是杯子,洗臉池不僅是洗臉池,創意思維,天馬行空。看看他們的年齡,不過10歲左右,令人意想不到。
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在自己的展覽上展出,楊之光覺得非常有價值。帶了一輩子學生,這也是他教學生涯中的一次全新嘗試。在美國期間,楊之光發現他買不到“非中國製造”的東西,都是外國人設計中國人生産,心裏很不是滋味。“由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就要把中國的青少年培養成有智慧的一代、有創意的一代。”
讓楊之光感到氣憤的是,很多人都抱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孩子功課學不好將來就去學畫畫,美術學校好像垃圾堆。“這真是個笑話,美術學校是神聖的殿堂。我們要打破這種説法,不管將來學哪一門,孩子們都應該經過創意思維的訓練。”
因為自己的一生一直在追求創新,楊之光對創意思維興趣濃厚。藝術辦學又是他晚年的夢想,於是在大女兒楊紅的全力支援下,“楊之光美術中心”于2002年9月在廣州番禺區落成,致力於兒童的素質培養。楊之光從美國再次回到了廣州。
“美國的生活很好,房子比這裡大得多,但發展的空間沒有國內大。有缺陷才有發展。”
面對各種培訓班、速成班,“楊之光美術中心”公開宣稱不以培養未來的藝術家為目的,而是把藝術作為人成長初期的一種創意思維訓練,讓孩子從小熟悉創意的價值,養成創意的習慣,並靈活地應用到未來的生活與工作當中。為此,藝術中心專門研發了一套全新的教學體系——少兒TCT(創意思維訓練的英文縮寫)美術課程,8年來通過實際教學不斷地得到完善。如今“楊之光美術中心”在廣州設立了四五家分校,擁有2000名學生。
私人辦學艱苦,經費也緊張。楊之光開玩笑説早知道要辦學,當年真不該全捐光,留十分之一現在也會輕鬆得多。因為年事已高,藝術中心的事宜全部交給大女兒處理。
“楊紅以前是美術老師,她是大功臣,是我教育生涯的延續。這所學校比我自己多創作幾張畫有價值的多,它衝破了舊的教育理念,若干年後會是一個很好的品牌,我很有信心。”
■楊之光簡介
1930年出生於上海,廣東揭西人。中學時期曾師從著名書法家李健學習書法、篆刻,師從著名詩人顧佛影(大漠詩人)學習詩詞。1949年入廣州市藝專及南中美院,從高劍父學習中國畫,1950年考入蘇州美專上海分校中國畫科學習。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繪畫係,接受徐悲鴻、葉淺予、董希文等老師指導,1953年畢業。1953年至1958年任教于武昌中南美專學校,南遷廣州後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係,歷任教授、系主任、美院副院長。
1954年創作的《一輩子第一回》獲“向科學文化進軍獎”,巨幅作品《雪夜送飯》獲1959年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金質獎章。1991年獲美國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頒發的“中國畫傑出成就獎”,1993年獲美國加州及舊金山市政府榮譽獎。代表作有《浴日圖》、《礦山新兵》、《石魯像》、《九八英雄頌》等。2002年9月“楊之光美術中心”在廣州番禺區落成,致力於兒童創造力的培養。
2009年12月12日至20日,楊之光從藝從教六十週年回顧暨“楊之光美術中心”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