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繪畫

孔洞與分段的意味—亨利·摩爾雕塑造型淺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14 09:08:43 | 文章來源: 中國美術家

對於處在同時代的人們而言,這些經歷不足為奇。因為,多數人而言,艱辛生活的烙印是很明顯的。仿佛是人生長河中的苦水,終日縈繞著你這片無救的孤舟;它就象雕塑刀的鐫刻,永遠停留在臉上。艱澀的痛苦,使其難以以擺脫。它時常漂浮在眼前,久久不能離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但是,對於另類人而言,卻是深深銘刻在靈魂深處,成為未來人生的滋養。他們能夠擺脫生命中的陰影,超越生活中的磨難。它的浸潤,會使這些人具有更加強大的生命爆發力,並從中尋找出生命的起點,感悟出生命的偉大力量。以此為契機,創造出令人受到鼓舞的精神力量,成為人類為之吸吮的精神食糧。雕塑家亨利·摩爾,就是這樣一個感悟生活,創造藝術生命的大師。

  從亨利·摩爾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出生在一個動蕩時代,殘酷的戰爭災難與早期的艱苦生活處境,無疑會給他帶來深刻的磨練。這對於他的雕塑藝術風格的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按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來分析,對於亨利·摩爾的雕塑創作來説,真正地、更深層地源動力並非只是這些複雜的生活歷程。也就是説,另有一種強大的驅動力量——源自本我的潛在作用,促使他創作了那些舉世之作。弗洛伊德認為,人的自我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組成。本我是一個原始的、與生俱來的、無意識的結構。它完全處於無意識狀態中,它是人們所有的熱情、慾望、本能的習慣根源。其一,本我遵循著一種維樂原則,它要儘快發泄掉由於外部和內部刺激所引起的興奮,使人如釋重負,快樂舒暢的感覺油然而生。如果,人的緊張感不能完全被消除,會給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挫折與不暢,它會促進本我的發展,由於本我遭受挫折而得到發展的過程被弗洛伊德稱之為“主要過程”。在“主要過程”中,感覺系統、運動系統、知覺系統和記憶系統都參與其中,提供消除和減弱緊張所需要的物體的記憶表像。在“主要過程”中,“知覺認同”是排泄緊張的手段。所謂“知覺認同”是指本我,認為記憶表像和知覺本身是一致的。如夜間做夢就是“主要過程”的一個例子。其次,本我是心力的主要來源。人的全部本能、慾望都存儲在本我之中,它是各種本能的活動中心。再次,本我不受理性和邏輯法則的約束,它沒有價值觀念、倫理和道德法則。它始終以滿足本我的慾望為目的,併為達到這個目的而不顧一切。

  從本我這一人格結構元素的作用來看,真正對亨利·摩爾産生影響的“主要過程”,應當是下面這些抹不掉的記憶。這些事件的積澱,成為他終生為藝術努力的潛在資源,滋養著他的藝術生命。這些事件是:一、在他的自傳前言中,約翰·赫奇科提及的是在孩提時代一件曾經對亨利·摩爾有過影響的事情:他父親非常喜歡烘蘋果排,因此,亨利·摩爾必須到潮濕、黑暗的地窖裏去拿蘋果。可他又非常怕黑,所以他總是側著身子走下階梯,使他的一隻眼睛看著明亮的入口。後來,每當他創作雕塑鑿到深處的時候,又想起了那個地窖,總感到想找個出口。二、亨利·摩爾的妹妹埃爾西是家裏最小的。她非常喜歡跑步,而且總是第一個跑到目的地。因此,他鼓勵妹妹盡可能的加快速度,並且,越來越激烈地訓練她。但是,後來埃爾西死於心臟病。多年來,這件事使他一直很內疚,總是不斷的自責自己。三、亨利·摩爾上中學的時候,每個星期三都跟同學們去屠房。他們站在門口,看屠夫把牛、羊擊倒或看已經準備好要屠宰的公牛。自傳中是這樣描繪的:“兩三個男子抓住繞在牛脖子上的繩索,再把繩索穿過固定在屠房墻上的環子。於是男人們就可以把這頭動物慢慢地拉過來,把它的頭拉得仰面朝天動彈不得。這樣弄好之後,他們開始動手殺戮。先用斧子的尖頭打擊它直到它失去知覺,然後就開始戮傷它,把它的血放出來等手續。儘管那是可怕的一幕,但我們還是説:‘走,我們去看那個屠夫去。’”四、亨利·摩爾十八歲應徵入伍,去法國作戰,他衝到其他人的前頭向敵人開火。他認為,“這是我的第一次對真正生活的體驗。”在坎姆伯萊戰役中,儘管他們獲得了勝利。但是,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是400個出征的戰士中,只有包括亨利·摩爾在內的42人生還。五、二戰時亨利·摩爾在倫敦的工作室被炸後,住在郝格蘭。每週裏,他有兩天要回倫敦,晚上在地鐵畫速寫,表現逃避轟炸的避難者。他的傳記中是這樣描繪的:“我不能夠在現場作畫,那樣就會像是在奴隸的底艙裏畫的。”“我從未看到這麼多斜倚的軀體,甚至火車隧道竟然看起來象我的雕塑上的孔洞。並且在這不吉利的緊張氣氛中,我注意到許多不相識的人們踡曲成一團形成一個親密的組合形態,並且孩童們當火車在腳邊呼嘯而過時仍然酣睡著。”
  從亨利·摩爾這些足以使他終生都在不斷重復的記憶,完全可以找到蘊含在他的雕塑作品中更深層意義。我們知道,亨利·摩爾的雕塑材料多選用青銅和黑、白大理石,可概括為三類不同題材:臥像、母與子和內外結構。他用孔洞、薄殼、套疊、穿插等造型手法,把人體異化為有韻律、有節奏的立體空間形態。從造型的語言來看,他的雕塑不刻意變化,手法明快,造型幾乎接近自然形體,概括簡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在造型的某些部位,將形體的兩個面用孔洞聯繫起來。深邃的空間中透著光明,起伏的形體表面隱含著內部的幽深。大小不同的孔洞,給人以無限的思緒與聯想,是神秘的幽谷?還是恐怖的泉源?還是莫測的時間隧道?這些孔洞直接把人們帶入一個超越時空的境界,使人忘卻現實中的一切。另外,亨利·摩爾的雕塑多采取分段式把所表現的主體——人體,分為兩段或三段,加以重新組合佈局,製造出一種新的空間。這些原為一體的分段人體,一部分被丟棄,剩餘部分被放置在他認為需要擺放的地方。在重新的組合狀態下,段落式的斜倚人體,令人難以名狀。那麼,我們能否這樣判斷,亨利·摩爾創作這些雕塑的真正源動力是這樣形成的:

  一、孔洞源於亨利·摩爾童年時代在地窖裏産生的恐怖。那些連通的透著光亮的孔,那些沒有穿透的幽黑的凹孔,那些大小不同的、通透或不透的孔或洞……在他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時期、一次戰場作戰的體驗中,催化了由這些孔洞所帶來的恐怖感。因此,這些孔洞的意味不能不被延伸:那地窖上空透著天光的;那些屠夫們斧尖下牛羊頭上留下的;那些槍林彈雨的永久痕跡,無論是犧牲生命者帶走的,還是遺留在生還者身上的……都是具有恐怖與血腥的回憶!儘管,亨利·摩爾精心雕琢,用最適宜的尺度、位置去美化它們,使人們感覺它的生命感與藝術價值。但是,誰又真正體驗到那顆隱藏在靈魂深處的心呢?

  二、分段源於亨利·摩爾童年時代妹妹死亡産生的對生命深刻體驗。以骨骼為原型創造人體,本身就具有亡靈的意味。妹妹的死亡是終生縈繞在他內心的愧疚,促使他對親人的一次次的追悔。在靈魂深處,是他期待著與親人的相逢。然而,戰爭則是成全他的絕好平臺。因此,他主動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非常勇敢。能否這樣去看:妹妹的逝去,使他也勇敢地面對死亡。在烽火連天的戰場出生入死,衝鋒陷陣。這裡,夾雜著生與死的矛盾思索。戰爭中的生還,並不能説明其潛意識的消失。那佈局協調、造型精到、空間結構合理、肌理考究的分段雕塑,使他找到了表達內心驚恐與痛楚的最佳媒介。這些分段的形體,擺放得是那樣有序,會不會是對死亡魂靈的刻意梳理、對妹妹亡靈的精心祭奠,或者是已經清理過的戰場呢?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泰特美術館籌備亨利·摩爾先鋒派藝術展
· 錢紹武:談亨利·摩爾的創作方法
· 亨利·摩爾青銅雕塑《側臥像》失竊案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