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四川省收藏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伍義江最終決定,將一件清代乾隆年間琺瑯彩“花薰冠架”捐給汶川災區。經北京多名專家鑒定,這件文物的拍賣價值在1.6億港元以上。這件贈品如能拍賣脫手,便會成為當時數額最高的個人捐贈。隨後,汶川接到來自全國的電話,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捐出自己珍藏的國寶級藏品。”
這讓正為重建所需巨大資金缺口焦慮的汶川縣政府看到了某種希望,他們組織“國寶獻汶川”活動,號召併發動全國文物收藏者、企業家捐獻和購買文物。於是,包括“花薰冠架”在內,共有66件文物為領導小組所接受。報道稱,這些文物同樣經過了聘請專家的鑒定。7月21日,在人民大會堂,汶川縣政府組織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捐贈儀式,以回饋捐贈者的愛心。
又出了一個“周老虎”?
最早的質疑出現在“雅昌藝術論壇”。在貼出的贈品圖片後面,跟帖者譏為“玩笑”,質疑的聲音主要集中在元青花瓷器上,另有部分佛像和青銅器也被提及。
“看看這些元青花,地攤上到處都有,怎麼到了人民大會堂?那個官窯大盤子,哪有這麼大的啊,博物館都沒有,故宮都沒有,是景德鎮新品吧?”質疑者説。所謂“大盤子”,指的是贈品中幾件“明宣德青花釉裏紅大盤”,其中一件直徑為1米,另一件直徑則達到1.8米。
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業內專家。北京華夏物證陶瓷鑒定研究所所長毛曉滬在過目上述贈品圖錄後,對於這些“大盤子”,他直接給出否定意見,“它的暈散問題完全解決了,這個都超過康熙的水準,根本就不是宣德的東西”,對相關元青花他也頻頻搖頭;首都博物館副研究員王春城則從生産工藝水準給出意見,認為直徑60釐米的宣德瓷器“聞所未聞”。
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組織這次獻愛心活動的許明説:“我接到汶川縣政府的電話,有藏家在質疑電話裏對他們説,又出了一個‘周老虎’事件。”
“國寶”最終成為“紀念品”
“國寶獻汶川”原計劃先於8月中旬在香港舉辦巡展慈善晚會,然後在深圳舉行義拍義賣活動。但始料未及的文物真假問題,讓這個計劃延期。同時,活動改為拉愛心企業捐贈和贊助,文物則成為表達感謝的“紀念品”,這樣,“真與假都沒有關係”。
毛曉滬認為,“現在很多鑒定機構都是忽悠人。藏家去鑒定,不是要成分符合不符合,要的是真假。説成分符合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東西是假的,説成分符合也沒關係,但錢已經收了;第二點,數據只能做否定回答,不能做肯定回答,你沒有檢測出毛病,並不一定是真的。”他認為“這既不講方法也不講科學,就像買了一個聽診器就敢當醫生”。
這是一個空白的地帶。工商部門説,目前法律上沒有對鑒定中心的資質進行明確規定,也沒有規定什麼樣的人能做鑒定以及專家的權威性;拍賣公司説,民間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證書只能起參考作用,他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鑒定意見;文物局認為,專家在市場上出具鑒定意見是個人行為,如果出現問題,也由個人負責。
“現在弄得收藏家既不相信專家,因為裏面胡説八道的人太多,也不相信科學儀器,無所適從,這就是我們的現狀。”毛曉滬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