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同電影特效一樣,早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工藝,而不再是所謂的電影附屬品了。很多電影都是憑藉優美的配樂將電影所表達的內涵傳遞到人們的內心深處,它們是人類的靈魂,是抒發感情最有效的方式,還能進一步詮釋電影的構思,不用太多言語便讓人陶醉其中,最終使二者共同成為經典。
50年代的配樂大師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
英國電影歷來與好萊塢有著不同的文化、地理、歷史與民族氣質,英國電影配樂也常常順理成章地被用來與好萊塢電影配樂對讀,並使人們更加清晰地掌握兩者之異同。其實自從有聲電影創立以來,好萊塢便網羅了不少來自歐洲的音樂家從事電影配樂工作,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逐步建立起獨特的電影配樂風格。
約翰•巴利(John Barry)
但是比起密集又過於煽情的好萊塢電影配樂,英國電影的配樂一直保留著自己的獨特之處。英國電影傾向於為電影中的每個人物、每個地點、每段內心情感細心設計不同的配樂,以配合劇情所需,更加靈活和細膩,以音樂呈現主人公的內心情感。這一點在來自英國的默片喜劇大師卓別林(Charles Chaplin)這裡便已初見端倪。這位慣於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師連音樂也是一手包辦,影片中的每個場景與情節都有著獨特的音樂襯托,是最早的為每一個人物真正量身訂造的電影配樂。50年代的配樂大師伯納德赫爾曼(Bernard Herrmann)按照英國電影配樂的慣例,為英國導演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寫下了50段場景與主題音樂,可謂細緻之至。
帕特裏克•道爾(Patrick Doyle)
瑞秋•波特曼(Rachel Portman)
1997年憑藉電影《芳心愛漫遊》(Emma)的原聲帶獲得第六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舞片配樂獎的瑞秋•波特曼(Rachel Portman)是史上第一位獲獎的女性配樂家。她曾參與製作了多部大型音樂劇,電影作品有《濃情巧克力》(Chocolate)、《蒙娜麗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 )等。
最早在主流電影裏最打動觀眾芳心的英國配樂家首推約翰·巴利(John Barry),這位生於英國約克(York)的作曲家自1957年建立自己的爵士樂團後,進軍到電影配樂工作中來。《007》系列電影(007)大都以他的音樂為依歸,旋律上集冒險、香艷、刺激與幻想于一體。而來自蘇格蘭的配樂大師帕特裏克道爾(Patrick Doyle)近年來在《亨利五世》(Henry V)、《哈姆雷特》(Hamlet)、《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以及《高斯福莊園》(Gosford Park)這類英國文學改編的電影中的配樂表現出了與英國文學同樣迷人的魅力。
華裔電影導演王穎(Wayne Wang)對於她的曲風十分偏愛,影片《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和《煙》(Smoke)都請她來作曲,其中《喜福會》開場的《天鵝之歌》(Swan Song)以胡琴、笛簫結合管弦樂,讓這種哀怨之情瞬間便打進了觀眾的內心,聽起來儼然具有東方風情的大師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