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萊昂納多·達芬奇在倫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8 12:45:45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米蘭公爵的御用畫師”特別展開幕

1482年,30歲的萊昂納多·達芬奇離開家鄉,與佛羅倫薩的美蒂奇家族別過,米蘭公爵路德維克·斯維查成為他的新的資助人。這一年,他來到米蘭,最初作為斯維查家族的樂師,很快成了御用畫師。其後19年,畫家定居在米蘭,迎來他生命中最輝煌的創作時期。可以説,除了《蒙娜麗莎》,達芬奇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在米蘭完成的。看遍他米蘭時期的畫作,才可能讀懂一個完整的達芬奇。然而那些畫在幾百年裏輾轉于不同藏家之手,如今散佈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遍覽真跡幾乎成了“不可能的願望”。

如今,倫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完成了這樁“不可能的任務”——11月9日起,“萊昂納多·達芬奇:米蘭公爵的御用畫師”特別展開幕,這場持續至明年2月5日的大展,是多年來第一次完整呈現達芬奇米蘭時期的創作及其帶來的影響,展出的93件畫作來自巴黎、米蘭、威尼斯、教廷、華盛頓、紐約、布達佩斯、克拉科夫、聖彼得堡、愛丁堡、牛津大學和康橋大學,甚至,還包括英國皇家的私藏,展出作品涵蓋《抱雪貂的姑娘》、《聖哲羅姆》、《岩間聖母》和《蒙大拿的瑪利亞和聖子》以及《最後的晚餐》剛完成時的一幅臨摹本。若説這次展覽是與創作鼎盛時期達芬奇的零距離接觸,也毫不為過。

這次畫展最溫柔美麗的收穫,是《抱雪貂的姑娘》。這幅被收藏在波蘭舊皇城克拉科夫美術館的畫作,完成于1489年。達芬奇為那個時代的肖像畫確立了美學坐標:美是信仰,女子肖像畫是為喚起自然洪荒間女性的光芒與美麗,繪畫最終是為喚起觀者內心的愛慕與眷戀。《抱雪貂的姑娘》的主角是16歲的少女西西莉亞,她是米蘭公爵當時最寵愛的小情人。畫面上,姑娘側臉凝視著畫外,似乎正在和公爵聊天,表情嫻靜柔和,她細長的手指正撫著懷裏的雪貂,雪貂遍身銀白,眼神清澈靈動,渲染了女孩的純真甜美。

達芬奇留在繪畫史上的印記,絕不止于“唯美”。在米蘭,他開始關注博物學和解剖學,把對人體生理結構和肌肉紋理的細緻觀察,引入繪畫,從此塑造了古典繪畫不能顛覆的技術法則。達芬奇堅信,身體是通往靈魂的唯一通道,所以在《聖哲羅姆》裏,試圖呈現外化于哲羅姆受難身體的內心掙扎。畫上的隱者哲羅姆瘦骨嶙峋,他一手持著石塊,試圖敲打自己的胸膛,眼神凝視的方向和手臂伸展的角度剛好構成一個巨大的十字架——肉體磨難、靈魂交戰與神旨,三個主題帶著一種壓迫感在畫面上相逢了。這幅《聖哲羅姆》更為耐人尋味的是,它沒有委託人,達芬奇完全出於自己的意願畫了它,卻又在中途放棄了它,這幅畫家轉折十字路口的作品,是未完成的。

達芬奇在米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當屬《最後的晚餐》。這幅留在米蘭大教堂裏的壁畫,當然不可能移師倫敦,但出自達芬奇學生之手的摹本,能讓我們看到它被篡改、破壞之前的最初模樣,那也是達芬奇真正想畫出來的內容。繪製《最後的晚餐》,達芬奇的本意是以一種完美的幾何結構,呈現12個充滿個性、活生生的“人”,以此解開耶穌的“犧牲之謎”。從1492年到1498年,達芬奇畫了6年,不斷自我否定和修正,在原畫基礎上修改重來,直到他確認畫面的每個細節都符合他的期許。很可惜,僅20年後,壁畫就因為各種不可抗的外力而被毀損,甚而被篡改。這幅畫家最初為了解謎而作的畫,在時光中逐漸成了一道難以被破解的謎。

《最後的晚餐》的遭際成了一則讖語:在命運的洪流裏,沒有什麼能停在最好的時刻。1499年,隨著法皇路易十二揮師南下,結束了斯維查家族在米蘭的統治,路德維克·斯維查倉皇逃亡。達芬奇留在米蘭,有很多權貴試圖招徠他,而他最終的決定是聽從路易十二的安排,遷居法國。至此,達芬奇的米蘭時代,結束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