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海外

博伊斯的“無映”世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6 14:18:41 | 文章來源: 東方視覺

從明媚盛夏到淒蕭嚴冬,從古香古色的15世紀義大利宅邸,到即將迎來10歲生日的鄧迪當代藝術中心(Dundee Contemporary Arts,簡稱DCA),作為蘇格蘭出征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2009 Venice Bienale)的唯一代表,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近日攜其參展作品《無映》(No Reflections)回到故鄉。

確定成為參展藝術家、並對展覽地進行反覆勘驗後,義大利古宅內莫名的荒棄意象,成為開啟博伊斯創作思路的靈感之匙;根植于威尼斯的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向以自然環境和歷史文脈為設計切入點的建築大師——則為博伊斯探尋作品的可能性,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視角。

蝕痕纍纍卻棱角分明的踏腳石,散置在白色大廳內,牛皮紙做成的枯葉灑落一地,如同一座廢棄的泳池,曾經碧水漣漪倒影交錯,而今枯塘乾涸映像無蹤;糙木製成的鳥籠靜立於一隅,鳴叫聲猶在耳,此刻卻只佈滿“食盡鳥投林”的淒涼……博伊斯試圖建造一艘藝術上的瑪麗·塞勒斯特號(The Mary Celeste),在缺席的余味中依稀摹想昔日的光景。

展廳天花板上高懸的幾何枝形吊燈,可謂是博伊斯作品的標誌性語言。其造型源自於馬特爾兄弟(Joël and Jan Martel)為1925年的“藝術裝飾與現代工業博覽會”創作的混凝土樹形雕塑,原作已在展覽結束後被毀。博伊斯曾以不同媒材及類似造型重新演繹該作品,皆因與其相通的藝術理念:既表現出“建築與自然的坍塌”,也帶有某種“使二者相融共存的渴望”。

博伊斯擅于借助現代主義建築及設計的視覺語匯,鋪陳符號化的場景,來探討時間及空間意義上的新與舊、內與外、有與無的並存和衝突。在《無映》(No Reflections)中,城市街具、通風隔柵等被搬入室內,觀者恍兮惚兮進入一個雖虛而實、雖實而虛的世界,在某一剎那辨不清身處何時何地,外部環境與內部裝置也即在這一刻掙脫時間的鎖鏈而變得和諧。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可稱為博伊斯創作的另一特點。“地”體現在針對展覽場所的不同,而相應改變作品元素的數量或位置,例如在DCA偌大的空間中放置隔板;“時”則頗帶些“與時俱進”的味道,將大師作品中的元素“拿來”,取其精華,再結合當下一刻付之以新的解讀。

《活動裝置(與你在一起就像新的過去)》< MOBILE (BEING WITH YOU IS LIKE THE NEW PAST) >,便是這樣一件極具博氏特色的作品。其中包含了北歐建築師及工業設計大師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的作品、被譽為“椅界長青”的3107螞蟻椅,和動態雕塑大師亞歷山大·卡爾德(Alexander Calder)的經典之作《活動雕塑》(Mobiles)。前者作為功能與審美完美結合的日常設計,透過懸吊自轉,上升到另一個時間及空間的維度。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