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美國的外國人”改變了美國攝影,不,改變了世界攝影的方向。此人名叫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一本書改變了現代攝影表現的潮流。這本書叫《美國人》,它被稱為現代攝影的“聖經”。
Parade—Hoboken, New Jersey,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8 3/8 x 12 3/4 in. (21.3 x 32.4 cm)
Private collection, San Francisco
Funeral—St. Helena, South Carolina,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15 5/8 x 22 7/8 in. (39.7 x 58.1 cm)
Susan and Peter MacGill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16 1/4 x 23 1/4 in. (41.3 x 59.1 cm)
Susan and Peter MacGill
Trolley—New Orleans,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8 5/8 x 13 1/16 in. (21.9 x 33.2 c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Gilman Collection, Purchase, Ann Tenenbaum and Thomas H. Lee Gift, 2005 (2005.100.454)
U.S. 285, New Mexico,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13 1/4 x 8 5/8 in. (33.7 x 21.9 cm)
Mark Kelman, New York
Elevator—Miami Beach,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12 3/8 x 18 13/16 in. (31.4 x 47.8 cm)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Purchased with funds contributed by Dorothy Norman, 1969
Political Rally—Chicago, 1956
Gelatin silver print; 23 1/4 x 14 3/8 in. (59.1 x 36.5 cm)
Betsy Karel
Rodeo—New York City, 1954
Gelatin silver print; 13 1/4 x 8 3/8 in. (33.7 x 21.3 cm)
Collection of Barbara and Eugene Schwartz
Movie Premiere—Hollywood,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10 1/16 x 6 13/16 in. (25.5 x 17.3 cm)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Purchase, 2002
U.S. 90, En Route to Del Rio, Texas, 1955
Gelatin silver print; 18 3/4 x 12 1/4 in. (47.6 x 31.1 cm)
Private collection, courtesy Hamiltons Gallery, London
1955年,作為第一個獲得古根海姆財團獎金的外國人,弗蘭克開始了為期約兩年的全美攝影大旅行。1958年,弗蘭克從旅行中拍攝的兩萬張底片中選取了八十三張編成了一本名叫《美國人》的攝影集。此書先在巴黎出版,1959年,該書的美國版由“垮掉派”作家傑克·克魯亞克作序在全美發行。《美國人》以開放性的、充滿詩意卻又飽含憂鬱的風格照片,打破了統治美國攝影界的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趣味,一舉改變了現代攝影的審美取向。在弗蘭克的鏡頭裏,當時正處繁榮期的美國成了一片頹敗、孤獨、感傷的大地。那些感覺良好的山姆大叔的心受到傷害了,攻訐接踵而來。當然,事實證明,最偉大的藝術家往往以其敏銳的感覺先於世人預言某種變化,窺破某種內情。弗蘭克毫無愧色地躋身於此類藝術家之列。
就《美國人》的攝影而言,也一反以往的攝影表現準則,影調、焦點、構圖等似乎都有意在與人們習以為常的習慣作對。它們令人感到充滿挑釁的作對,一種有意識的無視、忽視與我行我素。然而,就是這些對焦不實、構圖失衡、顆粒粗糙的照片,卻為年輕一代的藝術家、攝影家們欣然接受,並把現代攝影從此帶上了強調個人主觀表現的道路。而當弗蘭克的風格為人們群起效尤時,他馬上悄然收起照相機,走進了電影與錄影的創作天地。他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對攝影史的貢獻,再不斷地複製自己已經毫無意義。就連自己的生活,弗蘭克也討厭一成不變。他後來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的馬布住了下來,對俗世保持一種超脫的姿態。
弗蘭克1924年出生於瑞士蘇黎士,1947年來到美國紐約。他先從事時裝攝影,後因厭惡時裝界的虛浮而轉向報道攝影。未幾,以一部《美國人》一鳴驚人,奠定在攝影史上的堅固地位。1994年10月,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舉辦了名為“出動”的大規模回顧展,為弗蘭克這位現代攝影的“教父”作一次全景式的掃描,以肯定他對世界攝影史的巨大貢獻。
此次在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展覽,作品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展覽時間9月22到明年的1月3號。
注:作品下面的英文,第一行為作品介紹,第二行為所用的媒介,第三行為作品現在的收藏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