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中庭裏的《The More》
吳山專為每個項目做logo
吳山專早期“紅色幽默”作品
身為“85新潮”中涌現的“紅色幽默”專家、’89現代藝術大展中轟動一時的行為藝術“大買賣”的始作俑者,吳山專在專業藝術圈內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贏得了名聲與尊敬,但在社會公眾中了解他的藝術創作與造詣的人卻很少。上海外灘3號滬申畫廊近日舉辦吳山專個展,期間開展的“國際紅色幽默俱樂部”活動,也許可以幫助有心的讀者一窺吳山專的觀念世界的門徑。
聚焦“今天下午停水”
滬申畫廊的吳山專個展“The More:物權09”,其實是他與合作夥伴英格的共同個展(詳見本刊9月19日4-5版的專題報道)。策展人高士明子展覽期間組織了“國際紅色幽默俱樂部”的活動,邀集文學、藝術、哲學、戲劇、建築各界朋友,分別在9月20日、27日、10月1日、24日、31日舉辦吳山專文字作品“今天下午停水”的閱讀專場。在9月20日的第一次活動中,吳山專與高士明、香港漢雅軒老闆張頌仁的高論,為我們理解吳山專的作品提供了線索。
高士明認為,理解吳山專與“國際紅色幽默”,“今天下午停水”不可或缺。這項綜合工程融圖繪、裝置、小説、詩歌和思想實驗于一體,已經跨越二十多年,並仍在不斷地蔓延生長。俱樂部的閱讀活動,集中面對這一工程的若干文字産品——以“原本”、“詩本”與“注本”等不同形式存在的50萬漢字集群。這部“小説”據吳山專説是他1986年開始創作的,其註釋部分則寫于1994到1996年。他曾有專文指出:“蛋糕廠修車補胎打氣由此進彈花加工花圈出售罰款五元……通知:今天下午停水……這些日常生活中最乏味的中文字句同時地迸列地涌進我的‘腦墻’,使我腦子産生異常的‘幻意’。這種‘幻意’産生的基礎是這些中文字句具體實際意義的耗盡。”這就是吳山專走向觀念藝術的路:從“紅海洋”的文革美術遺跡中,他發現了抽空文字意義的基本方法。這是他的“紅色幽默”的精髓,也是他的觀念藝術探索之旅的原點。
重提“賣蝦”
張頌仁回顧了與吳山專的交往,他説,第一次認識吳山專,是在89現代藝術大展上看到吳山專在“賣蝦”。其實,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作品,吳山專當年發表在報紙上文章可謂他的創作的宣言:“在美術館賣對蝦,即對審判美術品的法院——美術館的反抗……美術館的這種權力,將導致美術品……受到法律般程式的審判。”在許多藝術家把參加’89現代藝術大展看作功成名就的榮耀時,吳山專做出這樣的反抗實屬不易。
如今,20年風雲已逝,吳山專面對我們仍侃侃而談,他説:在“賣蝦”中:從生産者A到顧客B中,他注意到了C,那個做皮包生意的人,那是創造神話的人。他還坦言,當時身為前衛藝術家,每個人已經意識到生存的問題,已經考慮到生存的必要性。確實,這個“大買賣”,既預示了藝術家在此後的西方商業社會的人生經歷與創作方向,也預示了中國大步進入商業社會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紅色幽默成了七彩幽默
吳山專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冰島,開始了身為“海外華人藝術家”人生之旅。他在西方的觀念藝術創作是從“超市”開始的,正應和了“大買賣”留下的線索。在超市裏他發現了消費社會的秘密,通過貼上條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成了消費的對象。由此他看到了商業社會的另一種“紅海洋”。於是,如張頌仁所指出的,紅色幽默成了七彩幽默。
在“紅色幽默”裏,吳山專看到了“紅海洋”中的“赤字”:既表現為意義的“虧空”,也表現為字形的乖離——他創造了許多偽字,像徐冰、谷文達那樣成為用中國漢字進行觀念藝術探索的先驅者。到了西方,他又用自己生造的英語,開始拼音文字的觀念藝術實驗,從物權宣言,到物權詞典,再到“造句”:比如他的名言“買就是創造”,還有“權利=物所當然”等等。
吳山專對此的解釋是,“物權”比人權更包容;物有九用:物被囚禁在使用價值、使用功能裏;藝術家也有九用:“藝術家”這個稱呼是個容器,就像一個垃圾箱,無論是有機垃圾還是無機垃圾,甚至是廢電池都可以裝。他強調,藝術家是思想家,藝術家又不只是思想家。
確實,吳山專的觀念藝術由於其思想的穿透力而常常會讓你誤會他是思想家,但他表達的卻僅僅是一個藝術家在特定上下文中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