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教育

藝術教育需去功利與過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19 16:03:57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如果這個季節漫步大學校園,免不了嗅出一股濃濃的離別意,夜幕將至,各種形式的歡聚與暢聊便隆重上演,三五成群的海吃、神侃、盡情揮灑著年少的輕鬆,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即將告別的是寒窗苦讀十數載的學子生涯。然而,離別之時逃避不了的話題,便是各自的工作歸屬。

説到此,又不得不回到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上來。喊了多年的就業難,如今也有些不痛不癢了。2014看似也沒有什麼突圍之態,就業形勢依舊不樂觀。每年的畢業季都在上演激烈的角逐賽,與當初擠破頭要衝進來的情形頗有些類似。可嘆的是,考入大學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標誌,更加殘酷的是來自就業的壓力。對於藝術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來説更是如此,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投入更多的資金與精力,能否真正實現自己曾經編織的夢?

據有關數據表明,大部分藝術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70%都已轉行。苦讀4年的專業,畢業之時就被扔在一邊,讓人不得不感慨藝術教育領域的悲哀。藝術生不樂觀的就業形勢是否該讓我們反思藝術教育的癥結所在?

以美術教育為例,選擇藝考的初衷已經變了味,以前人們更多考慮的是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從事藝術這條路,現在則是功利心在作怪。每年美院招考時,上千人聚在一起執筆寫生應試的場面儘管宏大,卻有幾個純粹奔著自己的愛好而來?

更嚴重的是,功利心的長期佔據,催生了浮誇的學術氣氛和唯利是圖、功利化的教育導向。試問現在的美術院校,有多少教授在認真教?有多少學生在認真學?答案雖然不能詮釋全部,但至少彰顯著這個領域的聒噪與功利。

誠然,如果將問題的矛頭全都指向老師和學生,未免有些不近情理。因為老師也有一本難念的經。一來,“教書匠”的工資並不那麼可觀,想當年,魯迅15個月工資就夠在北京買個三進大院,梁實秋每月工資就有400元(當時北京一個四口之家,每個月60元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可現在,教授們就算頻頻走穴也很難為鉅額的房價買單。如此一來,不少高校教師很難沉下心來鑽研學術。二來,大部分藝術院校對教師的考核實行科研、評級、職稱、審查等制度,使教師的精力更多地分散於此,筆者曾聽某職業藝術院校的老師訴苦,每年需要發表一篇核心期刊論文的硬杠,就讓她耗費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如此一來,可以想像,教師忙於奔波自己的前程,教書的心思就會變得馬虎起來。

而對於學生來説,校園早已不似以前那般的沉靜,可以容得下一方書桌,讓人無盡的遐想與思考。因為就業時必須交代的實習經歷,使無數藝術生深深懂得上學期間外出兼職的重要性,而這也被認為是理論化為實踐的最好平臺。然而,一旦社會風氣侵蝕,學生的心境就會變得不太純凈,課堂草草應付,考試只求及格,如此,知識的輸入就大打折扣了。

最近兩年,大家都在提一個詞“去行政化”,這不是一個新詞,其實早在上世紀,蔡元培就曾在他的《教育獨立議》中提出:“教育事業當完全交與教育家,保持獨立的資格。”我們先姑且不去論證這個提法的可操作性,但這個想法是合理的。至少筆者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改變藝術教育的諸多弊端,使校園少一分功利,多一分純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